“你們說的咱也明白,但是雄英、允炆是咱大明的未來,絕對不能有事!”
“咱可不像讓自己的孫子成為他歐陽倫的試金石。”
朱標笑著道:“父皇,雄英、允炆他們可不是什么試金石,真要說是試金石的話,得是兒臣的那幾個兄弟們,當初您不也是把他們交給歐陽妹夫教導么?”
“如今弟弟們在各自的封地上干得那可是有聲有色,兒臣這段時間可是沒少收到當地官員上折子夸獎弟弟們!”
“從民間傳回來的消息看,百姓對于大明各地藩王也是持擁護態度!”
“各地大明宗室子弟也是積極做事,并沒有成為大明的蛀蟲,只知道貪圖享樂什么的。”
“這些都是歐陽妹夫教育、引導之功!”
“除此之外,隨著教育改革落實,九年義務教育已經在我大明全面鋪開!”
“目前除了女子上學還有些困難外,大明九成以上的男孩都能夠入學接受義務解決,學習難度也是在逐年遞增,再過八九年,大明將會迎來一大批知書達理、懂科學的年輕子弟!”
“他們將會為大明的建設發展貢獻卓越力量!”
聽著朱標的話,朱元璋翻了個白眼,“你這些話都是從歐陽倫那里學來的吧,一股子的歐陽倫味道!”
“咳咳,不敢瞞父皇,這些話的確是兒臣從歐陽妹夫那里聽來的,但兒臣覺得說得非常對!”
“兒臣實在是難以想象,大明有這么多人才,大明怎么可能不興盛!”
朱元璋點點頭,突然又想到一件事情,當即開口道:“如今歐陽倫不僅是內閣首輔,而且還掌控宗人府、戶部、稅務稽查司,如今還要負責咱孫子外孫的教育,他忙得過來么?”
“而且就以歐陽倫那小子的性格,這么多事情全部壓在他身上,他絕對會擺爛的,但咱最近怎么沒有聽到歐陽倫擺爛的消息呢?”
“回父皇的話,這事兒臣知道,歐陽妹夫為了能夠更好的處理各項事物,所以他組建了他的智囊團,這智囊團不光是輔助他處理各方事務,同時還兼著雄英、允炆他們的各科老師!”
“智囊團?這小子開始籠絡名士了?”朱元璋當即緊張起來,要知道當初他造反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給自己找謀士,最后費了好大的勁,這才請到了李善長,之后又用更大的勁,請到了劉伯溫,除了這二人外,還有很多名人,組成了他朱元璋的謀士團體,給他出謀劃策,最后打下大明江山!
這歐陽倫的路數有些熟悉啊!
看到朱元璋緊張起來,朱標也是感知到,連忙道:“父皇,歐陽妹夫的智囊團可不是那些謀士,更多的是在數理化方面的專業人士,而且他們也都不是什么名士,他們都是出身平凡的普通人,能力也都是歐陽妹夫教導的。”
“他們就像是工部的工匠一樣,精通的都是某一類,和李善長、劉伯溫這種謀士不同。”
聽到朱標的解釋,朱元璋雖然稍稍放心,但也沒有完全放心。
想了想,朱元璋做出了一個決定,“王忠。”
“陛下。”
“去,把歐陽倫.還有他的那幾個智囊團都給咱叫來!咱得親自問問,才能安心!”
朱元璋開口道。
反正朱標所說都是歐陽倫說的,那他還不如直接找歐陽倫這個正主。
“是!”
王忠行禮后退了下去。
聽到朱元璋要叫歐陽倫過來對質,朱標非但沒有緊張,反而是松了口氣,歐陽倫比他會說,相信解釋得更讓父皇朱元璋清楚,他的壓力也能小一些。
雖說他朱標如今已經是皇帝,但是在面對朱元璋,依舊是兒子面對老子,沒啥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