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
“我現在很是期待自己能取得什么樣的名次了,若是能夠進入項目部,此生怕是要平步青云,干出一番事業!”
“參與到修京平鐵路,我家族譜怕是為我單開一頁!”
遼東行省。
自從遼東之地被大明收復之后,這里就已經正式成為行省之一。
由于靠近北直隸,所以遼東行省這兩年發展得比較迅速,當然和北直隸是沒法比的。
不少百姓才從戰亂中恢復過來。
行省內一處偏遠鄉村中。
十七歲的趙琿將燒好的藥端給躺在病榻上的母親。
“母親藥好了,起來喝藥吧!”
趙母緩緩睜開眼睛,看著自己的兒子,眼中滿含心疼和愧疚道:“琿兒,是娘拖累你了!你爹走得早,為娘又是一個病秧子”
“母親快別說了!”
“日子會好起來的!”
趙琿寬慰道:“如今大明是歐陽駙馬掌權,推行九年義務教育,兒子即便沒錢也能去學院讀書!”
“學院的老師說了,像咱們這種窮苦百姓,讀書就是咱們唯一的出路,雖然孩兒覺得他說得有不對,但目前的確是這樣的!”
“學院知道我們家的情況,還特意給孩兒申請了助學補助,孩兒讀書之余還能去打工,如此娘的藥錢和孩兒的讀書的費用就都有著落了。”
聽到趙琿這話,趙母臉上露出欣慰之色,笑著道:“我兒真是聰慧能干!只是娘心疼啊!咳咳!”
“娘,兒子還有個好消息跟娘分享,朝廷即將舉辦招募考試,據說是為了修建京平鐵路招募人才,若是能夠考上,便能成為項目部的一名員工,據說待遇不輸官員以及國企公務員,日后也有機會直接轉入如國企,甚至是直接做官!”
“兒子已經報考了,只要兒子能夠考上,咱家的日子會更好,到時候兒子帶母親去京城,請那里的醫生給母親看病!”
“好好!母親等著!”趙母用手撫摸兒子趙琿的臉頰,“在娘心目中,我兒是最棒的,一定要注意身體。”
“嗯嗯,娘你喝藥!”趙琿見母親臉色好了不少,連忙將藥送上。
“好,我喝,娘還想看到我兒金榜題名、娶妻生子呢!”或許是心里有了指望,趙母人也精神了許多,安心喝藥起來。
安頓好母親。
趙琿便背著書袋,走上一個時辰的山路,來到鎮上,先是在一家書店當小肆做兼職,一直忙到下午,趙琿這才來到書館,開始學習。
書館是朝廷修建的公共之所,無論男女老少皆可來此讀書,唯一的要求就是要保持安靜、愛惜書籍。
這對于趙琿來說,絕對是讀書學習的最佳地方,在這里和趙琿一樣認真讀書的少年很多,他們專心的閱讀自己手里的書籍,根本不會去打攪他人。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