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的,老子好不容易有現在的生活,絕對不能讓這些壞人給破壞了!”
“咱們得想辦法幫幫朝廷!”
“怎么辦?算我一個!這地剛種完,正愁沒事干呢!”
“要不咱們再像上次那樣,去給大軍送物資?”
“上次是有朝廷號召,這次朝廷都沒說,應該用不著咱們吧!?”
“要我說咱們直接去參軍,上戰場保衛家園!如今朝廷軍隊待遇很不錯,也沒有過去那樣黑暗,我有一位好友就在軍中去年他回來探親的時候跟我說了不少,只要能成為軍人,并且在軍隊里面表現好,立下功勞,就有很大機會可以被提拔成為軍官!光宗耀祖!”
“可是現在還沒到朝廷招兵的時候,咱們這個時候去怕是不行吧!”
“諸位聽我說!國家有事那就是咱們百姓有事,看看報紙上,朝廷即便是要打仗了,也沒有多增稅、多增兵,甚至還要繼續給我們修路、修房子,這樣的朝廷打燈籠都找不到!我覺得大家可以兵分兩路,一路去云南,依舊是去給大軍送物資,幫什么就做什么,一路去參軍,招兵辦不要也好辦,咱們就自己買馬、買武器,然后結隊去云南!”
“這個辦法好!就這樣干了,我當過兵,大家要信得過我的話,就跟著我走!”
一時間,百姓也都是行動起來。
特別是靠近云南周邊的幾個行省百姓,現在的百姓已經接受了不少掃盲教育和愛國教育,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一旦云南行省被叛軍突破,那么他們這些百姓也絕對好不到哪里去,這就是唇亡齒寒。
因此很快就有百姓成群結隊,趕往云南行省,這些百姓往往以村或者家族為單位,他們自備干糧和武器裝備,并且在前往云南行省的途中還不斷的融合,很快就成為了一支支配備基礎武器、輜重的“軍隊”!
與此同時。
宋國公馮勝也是帶著十五萬平叛大軍趕往云南行省。
不得不說,雖然朝廷也在不斷地發展云南行省,但是云南行省由于后歸附大明,所以在發展上面都和大明的其他地方都要慢上很多,就連遼東都不如。
一進入云南行省,道路都變得異常崎嶇起來,而且還特別的狹窄,大軍只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行進,再加上平叛大軍攜帶了很多重型武器,所以行軍速度大大降低。
宋國公馮勝見狀也是毫無辦法,更讓宋國公馮勝感到疑惑的是,他們都經過了好幾個村落,但是這些村落都空空如也,想要找個帶路的村民都找不到。
沒辦法,宋國公馮勝只能是小心前行,避免陷入叛軍的埋伏。
“大將軍,咱們都已經進入云南地界兩天了,西平侯那邊也沒有消息,叛軍那邊也沒有消息,接下來我們應該怎么辦?”手下一名將領開口問道。
聞言,宋國公馮勝也是眉頭緊皺,他并沒有直接回答手下的問題,而是開口問道:“徐輝祖那邊有消息么?”
徐輝祖身為他的副將,在大軍開拔之前,主動來找他要負責押運糧草,對于這個要求馮勝稍加思考就答應下來了,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就是他本就不是太想讓徐輝祖跟著他,若是能將徐輝祖打發走,他指揮起大軍起來也會很舒服,即便徐輝祖不提,他也會找個由頭將徐輝祖調走。
現在這個情況正好。
其次就是為了這次能夠順利平叛,宋國公馮勝不想同時得罪徐達和歐陽倫,答應徐輝祖的請求還能順水做個人情,對他沒啥壞處。
最后就是徐輝祖去押運糧草,正好讓歐陽倫和徐輝祖湊一堆,若是糧草出了問題,那這兩人都得背鍋,處理起來也很方便。
因此馮勝不僅同意徐輝祖去押運糧草,而且還調撥給了徐輝祖一萬兵丁,當然了這一萬兵丁裝備極其一般,而且全部都是步兵,沒有任何重型武器,像什么大炮、戰車、連弩、重甲什么的都沒有。
“沒有消息,估計還沒有從京城出發,或許連物資都還沒有湊齊!”手下將領開口回答道。
“大將軍,這次歐陽倫怕是不可靠啊!這要是上次征伐北元,后勤物資都走到大軍的前面了,真要是后勤物資出了問題,咱們怕是得早點做準備!”另外一名手下將領連忙道。
“這點你們就放心吧,老相國早就預料到了這一點,也提前做了準備。”馮勝神色淡然,“老相國提前給西平侯去了信件,讓其為我平叛大軍籌措糧草物資,而且咱們這次出來的時候也都是帶足物資的,目前足夠大軍吃上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