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大明民兵制度,民兵有協助正規軍參與戰斗的義務和責任,甚至一旦正規軍打沒了,或者是起不到作用,民兵可以肩負起保衛國土的責任!”
“這就是一場戰爭!”
“民兵制度中有明確的撫恤制度,若是有民兵在戰場上犧牲,朝廷會妥善處理他們的后事!”
“我大明的百姓從不貪生怕死,比某些只會嚷嚷的官員好不知道多少,與其擔心他們,還不如擔心擔心自己!”
“當然了,如果能夠降低民兵的傷亡率,這也是很有必要的,不過在我大明十五萬正規軍和數百萬民兵的軍威下,叛軍那點實力真的很不夠看!”
隨著歐陽倫這一番話落下,朱元璋、朱標父子二人倒還是頗為滿意的,畢竟從數百萬百姓變成了數百萬民兵,這個性質一下子就變得不一樣起來,如果是百姓,當真要是在戰爭中損失了,那朝廷一定會背負極大的壓力,可若是民兵.即便是真有犧牲的,朝廷只需要按照士兵的標準處理后事,樹立英雄形象,非但不會有人質疑,相反大家都會認為這榮譽!
為國捐軀,死得其所!!
當然了,朱元璋、朱標現在還不是太確定歐陽倫說的是真還是假,或者干脆是為了堵住文武百官的口,而臨時編撰出來,千萬不用懷疑,歐陽倫是有這樣能力的!
不過相比于歐陽倫而言,朱元璋、朱標父子對于其他文武百官的意見顯然更大,歐陽倫先是不花分毫調動數百萬百姓,成功解救平叛大軍,接著早早布局,讓數百萬百姓變成了數百萬民兵,從經濟上、道義上、效果上都挑不出半點矛盾。
其他官員呢?
雞蛋里挑骨頭,找到點借口就不停質疑,還嚷嚷著要定歐陽倫的罪,剛剛咱朱元璋可是才寫了一份圣旨給歐陽倫,以示獎勵,結果你們這些個家伙后腳就要彈劾!
還有沒有把他這個太上皇放在眼里?
就算是拋開這些不說,朱元璋更加清楚,如今支持朝廷平叛這是大明百姓的真實民意,這是別的皇帝求都求不來的,你們這群大臣卻是往外推!
用歐陽倫的話來說,那就是不專業,極其的不專業!!
歐陽倫話音落下,現場氛圍也是再次安靜下來,文武百官們啞口無言,有些官員還想要反駁,但是張了張嘴卻是說不出東西來。
質疑?質疑什么?
現在百姓都變成了民兵了,他們還能說什么?
而且歐陽倫言語間充滿了自信,似乎胸有成竹,這就讓文武百官們更不敢貿然開口了,畢竟歐陽倫是出了名的手段多、能說會道,誰都不清楚歐陽倫還有沒有其他的手段!
“老師,咱們接下來該怎么辦?”
黃子澄就站在李善長身后,用以及輕微的聲音詢問道。
“別急,無論他歐陽倫說得是如何的天花亂墜,我們切不可自亂陣腳,既然他歐陽倫如此厲害,咱們大可以先瞧瞧,這戰場可不是過家家,那些叛軍也絕不會輕易被擊潰,若是民兵損失過大,折了軍心,根本不用我們出手,太上皇和陛下就不會饒過他!”
李善長緩緩開口。
其實他也想了很多辦法和理由,想要反駁歐陽倫,但根本沒有任何辦法有必勝的把握,現在局面對淮西黨已經是極其的不利,已經不能夠再繼續冒險!
“老師英明!”
黃子澄聽完,內心也不由得佩服,老師不愧是老師,即便是歐陽倫如此咄咄逼人,依舊能夠穩如泰山。
看到李善長如此淡定,淮西黨這邊氣勢才沒有崩潰。
只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李善長心里早就慌得不行了。
“歐陽駙馬,這些百姓都是民兵和老兵,這自然是我大明的幸事,只是即便是民兵也還是無法和正規軍隊相比,老夫雖然不是軍人,但是也跟隨著太上皇東征西討,深知民兵和正規軍隊的差距!”
“民兵民兵.說白了就是拿起武器的百姓而已,對付一般的盜賊、山匪.都要靠人數優勢,更別說對付窮兇極惡的叛軍了,傷亡怕是不低啊!”
“老夫可不是質疑歐陽駙馬,單純的是為我擔心我大明朝廷聲譽而已!”
李善長站出來,臉上淡漠,緩緩開口。
想要表達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