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妹夫,咱們把先進武器賣給藩王,若是藩王他們后來者居上又該如何?”
朱標聽著歐陽倫描述的畫面十分的期待,可是對于眼下,朱標還是有些擔心。
見朱標還在糾結這一點,歐陽倫也明白,現在畫小餅已經沒用了,得給朱標畫一個大餅!
“咳咳!”
“陛下我其實有一個偉大的夢想!”歐陽倫認真開口道。
“偉大夢想?怎么說?”朱標愣了一下,隨即問道。
“實現貿易全球化并讓大明占據全球分工的最高端!”
歐陽倫鄭重道:“當然要想實現這一點,首先需要從政治和經濟層面構建一個系統性的框架。我們可以通過設立中央級的“海事總署”和地方港口分署,統籌管理海外貿易事務,將傳統的朝貢體系升級為雙向互利的貿易網絡,派遣使團與東南亞、印度、阿拉伯甚至歐洲國家簽訂貿易協定,明確貿易規則,確保大明在貿易中的主導地位。同時,優化國內產業分工,江南地區專注于絲綢、瓷器等高附加值商品,北方發展礦產和軍工產業,沿海地區建設造船基地并作為對外貿易窗口,形成區域專業化生產。在海外,通過建立種植園和貿易據點,整合東南亞的香料、印度的寶石、非洲的黃金等資源,構建全球供應鏈!”
“這一點我已經在開始做了,相信陛下一聽就能夠明白。”
“嗯嗯,妹夫你繼續說!”朱標聽得眼睛閃光,連忙催促道。
“接下來就是確保技術領先了,這點也是陛下你最擔心的事情,咱們設立“科技研究院”,一直在集中資源研發航海、火藥、紡織等關鍵技術,改進造船技術,建造更先進的遠洋船只,并嚴格保密高端技術,為的就是確保大明在核心技術上的壟斷地位。”
“只要在科技上形成了壟斷,準確點來說是斷層式領先的局面,我們就有了技術最高話語權,其他人不過是我們的跟班而已,沒有我們的技術支持,他們連一個螺絲都造不出來,又何談科技超越我們!”
“哦!”朱標聽到點點頭。
“為保證技術上的持續優勢,還得推行教育深化改革,在要增加職業技術學校,比如“海事科”和“工學科”等等,培養航海、貿易和工程技術人才,提升全民科技素養。在軍事層面,組建強大的遠洋艦隊,保護海上貿易航線,打擊海盜和競爭對手,并在關鍵航道設立軍事基地,確保對航線的控制。通過“以商養兵”政策,用海外貿易利潤反哺海軍建設,形成良性循環。”
“這兩點我們大明也已經開始在做,并且卓有成效,海上有馬和他們在做,只是距離達成這樣的目標還有些距離!”
“難怪這兩年朕發現咱們大明與海外邦國的貿易越來越頻繁,原來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啊!”朱標聽著歐陽倫的描述,感覺頭腦內部是越來越清晰,朱標甚至感覺自己的視野飛出了大明,擴展到了茫茫大海上!
“嗯。”歐陽倫點點頭繼續道:“此外,文化軟實力的提升也至關重要。咱們可以通過貿易和外交推廣儒家思想,這里的儒家思想可不是那些腐儒的落后思想,而是一種全新思想,甚至咱們可以改革名字,叫做大明思想!”
“具體手段是”在海外設立“大明書院”,吸引外國學者學習中華文化,培養親明精英。同時,允許佛教、道教等宗教隨貿易傳播,增強大明的文化吸引力,并吸收外來文化精華,如阿拉伯的天文學和印度的數學,豐富大明的科技與文化內涵。在外交策略上,對周邊國家采取懷柔政策,通過貿易和文化交流拉攏盟友;對遠距離國家如歐洲,則通過技術和軍事優勢壓制其貿易擴張。”
“這些是咱們暫時還沒有做起來的,后面有的是時間去做的。”
說完,歐陽倫伸手拍了拍朱標的肩膀,“我的皇帝大舅哥,你別老盯著藩王那點事,目光應該放長遠一點,格局再大一點!”
“按照我說的做,通過這一系列措施,大明可以在你這時期就可以逐步實現貿易全球化,并在全球分工中占據科技、貿易和生產的制高點,成為世界的中心。從初期整頓國內經濟、建設港口和培養航海人才,到中期探索航線、建立貿易據點,再到后期擴展全球貿易網絡,大明將通過技術壟斷、軍事保障和文化影響力,確立其在全球貿易中的主導地位,最終實現貿易全球化并掌握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