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擺了擺手,沉聲道:“此事關系重大,咱們務必小心行事。你們先去準備,我稍后便與你們一同前往韓國公府。”
兩人點頭應下,隨即退出房間,去安排相關事宜。藍玉則站在原地,目光深沉地望著窗外,心中默默盤算著接下來的行動。他知道,自己這一步邁出,便再無回頭路。但為了淮西黨的未來,他別無選擇。
片刻后,藍玉整理好衣冠,邁步走出房間。他的步伐堅定而沉穩,仿佛又回到了當年統領千軍萬馬的時刻。他知道,前方的路充滿艱險,但他已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為淮西黨爭取一線生機。
三人商議妥當,便悄悄離開涼國公府,直奔韓國公府。
與此同時,李文遠與另一名官員也已抵達韓國公府。李善長雖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鑠,聽聞李文遠等人前來,便知有要事相商。他親自在書房接見了幾人。
李善長雖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鑠,聽聞李文遠等人前來,便知有要事相商。他放下手中的書卷,微微瞇起眼睛,心中暗自思量。
“李文遠等人突然來訪,必是為了歐陽倫推行考核制度一事。”李善長心中了然。他這段時間雖然都躲在府上,但對朝堂上的風吹草動依然了如指掌。歐陽倫此舉,顯然是要打破淮西黨在軍中的壟斷地位,扶持寒門子弟上位。這對于淮西黨來說,無疑是一場巨大的危機。
李善長沉吟片刻,心中權衡利弊。他知道,若是自己此時出面,必然會重新卷入朝堂爭斗。自己年事已高,早已不愿再參與這些紛爭,只想安度晚年。然而,淮西黨是他一手扶持起來的,若是坐視不理,任由歐陽倫瓦解淮西子弟的勢力,自己多年來的心血便會付諸東流。
“若是淮西黨倒了,我在朝中的影響力也將蕩然無存。”李善長心中暗嘆。他雖然已經年事已高,或許沒多少時間可以活,但依然希望能在朝堂上保留一席之地,以便在關鍵時刻為家族和淮西黨爭取利益。若是此時袖手旁觀,恐怕日后連自保都難。
另一方面,李善長也清楚,歐陽倫如今深得皇帝信任,若是自己公然反對考核制度,恐怕會引來皇帝的猜忌。皇帝本就對淮西黨勢力過大有所忌憚,若是自己再表現出對歐陽倫的不滿,恐怕會適得其反。
“此事須得謹慎行事,既不能坐視不理,也不能過于激進。”李善長心中有了決斷。他決定先見一見李文遠等人,聽聽他們的想法,再決定如何應對。
想到這里,李善長站起身來,對身旁的侍從說道:“請他們到書房來。”
侍從應聲而去,不多時,李文遠等人便來到了書房。李善長坐在書案后,神色平靜,目光深邃。他微微抬手,示意眾人坐下,隨后緩緩開口道:“文遠,你們今日前來,可是為了歐陽倫的考核制度一事?”
李文遠連忙起身,恭敬地答道:“老相國明鑒,正是為此事而來。歐陽倫此舉,顯然是要動搖我們淮西子弟在軍中的根基。我等特來請教老相國,該如何應對。”
李善長點了點頭,目光掃過眾人,語氣平和卻帶著威嚴:“此事關系重大,你們有何想法,不妨說來聽聽。”
李文遠等人見狀,心中稍安,知道老相國并未袖手旁觀,便將自己等人的計劃和擔憂一一稟報。李善長靜靜聽著,心中卻在不斷權衡利弊,思索著最佳的應對之策。
李文遠將歐陽倫的考核制度及淮西黨的應對計劃一一稟報,李善長聽完,微微瞇起眼睛,緩緩說道:“歐陽倫此舉,確實是想動搖我們淮西子弟的根基。不過,你們所提的計劃,雖有一定道理,但還不夠周全。”
李文遠恭敬地問道:“老相國有何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