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啥不好的,你不也說他歐陽倫不差錢,但是咱差啊!就這樣定了!”朱元璋揮揮手。
見朱元璋態度堅決,太監王忠也不好再說,當即躬身領命,匆匆退下。
朱元璋重新坐回椅子上,目光中透出一絲深意。他低聲自語道:“淮西黨這些年確實太過囂張了,歐陽倫此舉,也算是為朕出了一口惡氣。不過,朝中之事,還需步步為營。歐陽倫雖有才干,但也需謹防樹敵過多。”
“同時也得防止這小子權力過大,然后太過膨脹!”
朱元璋對歐陽倫的滿意,不僅在于其能力,更在于其忠誠與擔當。他深知,朝中像歐陽倫這樣敢于直面問題、不畏權貴的官員,實在不多見。而歐陽倫的表現,也讓他更加確信,將其放到軍事內閣大將軍的位置上,是一個無比正確的決定。
“歐陽倫啊歐陽倫,你可不要讓朕失望。”朱元璋輕聲說道,眼中閃過一絲期待。他知道,朝中的風波還遠未結束,而歐陽倫,必將在這場風波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朝會結束后,朱標本以為軍事內閣的考核會順利進行,然而沒過多久,御書房內便堆滿了彈劾歐陽倫的奏章。這些奏章內容五花八門,有的質疑考核的公平性,有的則是淮西黨官員的叫冤訴苦,甚至還有一些匿名奏章,言辭激烈,直指歐陽倫濫用職權、結黨營私。
朱標眉頭緊鎖,隨手翻開幾份奏章,細細閱讀起來。
“臣兵部侍郎李謙謹奏:
近日軍事內閣考核之事,臣本不敢妄議,然考核結果令人匪夷所思。臣聞考核中,許多資歷深厚、戰功卓著的將領竟被貶黜,而一些資歷淺薄、并無顯赫戰功之人卻得以晉升。此等結果,實難服眾。臣懇請陛下明察,重新審議考核過程,以免寒了將士之心。”
“臣淮西都督府參將王德謹奏:
臣自洪武初年從軍,隨太上皇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然此次考核,臣竟被貶為閑職,理由竟是‘治軍不嚴、兵備松弛’。臣實感冤枉!臣所轄之軍,歷來軍紀嚴明,兵備充足,何來‘不嚴’‘松弛’之說?臣懷疑此乃有人故意構陷,借考核之名排除異己。懇請陛下為臣做主,還臣清白!”
“臣冒死上奏:
歐陽倫身為軍事內閣大將軍,本應以公正之心主持考核,然其卻借機排除異己,提拔親信。臣聞其與淮西黨素有嫌隙,此次考核中,凡淮西黨官員,無論功績如何,皆遭貶黜。此等行徑,實乃結黨營私、濫用職權!臣懇請陛下徹查此事,以正朝綱!”
“臣御史臺監察御史張文謹奏:
歐陽倫雖為陛下親信,然其近年來權勢日盛,已漸有尾大不掉之勢。此次考核,其獨斷專行,未與兵部、吏部商議,便擅自決定官員升降。此等行為,實乃僭越職權,有違朝廷制度。臣恐其日后權勢更甚,恐有不臣之心。懇請陛下明察,防微杜漸!”
“臣等淮西都督府眾將聯名上奏:
此次考核,歐陽倫以整頓吏治為名,實則大肆打壓淮西黨官員。臣等皆為朝廷效力多年,雖有微瑕,卻無大過。然歐陽倫卻借機將臣等貶黜,甚至革職查辦。此等行徑,實乃公報私仇,令臣等心寒!懇請陛下主持公道,還臣等一個清白!”
——
朱標看完這些奏章,心中愈發沉重。他知道,這些彈劾并非空穴來風,背后必然有淮西黨和其他利益集團的推波助瀾。然而,他也清楚,歐陽倫的所作所為,確實觸動了朝中許多人的利益。若是處理不當,不僅軍事內閣的考核會無疾而終,甚至可能引發更大的朝局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