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隱晦的威脅讓齊泰感到極為不適。
他齊泰在工部時,憑借修建京平鐵路的功績,早已在朝中站穩腳跟,如今卻被歐陽倫輕描淡寫地歸為“試用期官員”,這無疑是對他能力和資歷的一種貶低。
其次,歐陽倫在談話中多次提到“以國事為重”,表面上是在強調軍事內閣的重要性,實則是在警告齊泰不要卷入派系斗爭。
齊泰心中清楚,歐陽倫這是在暗示他不要為淮西黨效力,更不要試圖制衡自己。
這種赤裸裸的壓制讓齊泰感到忿怒。他齊泰進入軍事內閣,本就是李善長的布局,目的是為了制衡歐陽倫的勢力。然而,歐陽倫卻試圖用幾句輕飄飄的話就讓他放棄立場,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更讓齊泰不滿的是,歐陽倫在整個談話過程中,始終保持著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還有一種輕視,似乎從未將他齊泰看在眼中。
他既沒有對齊泰的功績表示真正的認可,也沒有對他未來的工作提出具體的建議,反而處處流露出一種“你不過是新來的,別想太多”的態度。
這種態度讓齊泰感到自己被輕視了。他齊泰在工部時,憑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贏得了朝中上下的尊重,如今卻被歐陽倫如此對待,心中自然難以平衡。
此外,歐陽倫在談話中多次提到“陛下”,似乎是在暗示齊泰,他能進入軍事內閣完全是皇帝的恩典,而非李善長的提攜。
這種刻意淡化李善長作用的做法,也讓齊泰感到不滿。他齊泰雖然對皇帝忠心耿耿,但也深知自己能有今日的地位,離不開李善長的栽培和淮西黨的支持。歐陽倫試圖挑撥他與李善長的關系,這種手段讓齊泰感到不齒。
走出軍事內閣后,齊泰站在宮門外,抬頭望了望天,心中暗自思忖:“歐陽倫果然如李公所言,是個難纏的對手。他言語間滴水不漏,既敲打了我,又試圖讓我放棄立場。不過,他未免太小看我了。我齊泰雖不喜爭斗,但也絕非任人拿捏的軟柿子。既然他如此傲慢,那我也不必再對他客氣。”
想到這里,齊泰的眼神逐漸堅定起來。
他明白,自己進入軍事內閣后,注定要與歐陽倫展開一場暗中的較量。歐陽倫的傲慢與輕視,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他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在軍事內閣中站穩腳跟,逐步積累力量,為淮西黨爭取更多的主動權。
“歐陽倫,你以為憑借幾句輕飄飄的話就能讓我屈服?未免太天真了。”齊泰心中冷笑一聲,隨后邁步離開,背影中透出一股決然。他知道,這場博弈才剛剛開始,而自己,絕不會輕易認輸。
齊泰回到官署后,心中那股被歐陽倫輕視的不快如鯁在喉,久久難以平息。
他站在窗前,望著庭院中那株蒼勁的古松,眼神逐漸變得堅定。他知道,自己必須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他齊泰絕非任人拿捏的軟柿子。
從那天起,齊泰開始全身心投入到軍事內閣的工作中。他首先將自己的職責范圍仔細梳理了一遍,發現軍需物資的調配與后勤保障雖然瑣碎,卻是整個軍事體系運轉的關鍵。
齊泰深知,若能在這一領域做出成績,不僅能為自己贏得聲望,還能為淮西黨爭取更多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