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草軍械朝發夕至!“歐陽倫接過話頭,眼睛發亮,“岳父大人英明!鐵路沿線可設兵站,火車日夜不停,前線將士再不用餓著肚子打仗了!“
不得不說,朱元璋的眼光還是很好的。
聽到歐陽倫夸獎的話,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重新把腳泡回水里:“接著說。“
額.
歐陽倫當即翻了個白眼。
還好沒夸出口,感情這老朱還是等著自己“投喂”。
不過歐陽倫也不打算隱瞞,畢竟接下來鐵路的開通運營甚至是擴建等方面都還需要朱元璋的支持。
歐陽倫思索片刻,開口道:“臣婿算過,從北平到漠北,若按傳統行軍,大軍需兩月方能抵達,糧草損耗過半。但若沿鐵路線——“
他蘸著洗腳水,在躺椅扶手上畫起路線圖:“第一批精銳乘火車五日可達張家口,十日至大同。沿途設立六個大型兵站,存儲糧草軍械。前線部隊無需攜帶過多輜重,輕裝疾進,戰斗力可提升三成不止!“
朱元璋瞇起眼睛,盯著那漸漸蒸發的水跡:“嗯有道理。不過草原廣袤,鐵路總不能修到蒙古包里去吧?“
“無需修那么遠。“歐陽倫笑道,“只需控制幾個關鍵節點。北元殘部如今分散游牧,只要斷了他們的貿易路線,封鎖鹽鐵交易,不出三年,自會分崩離析。“
聽到歐陽倫這話,朱元璋直接翻了個白眼,“你小子又是這句話,當初你和草原人做生意的時候,也是這樣跟咱說的,結果呢?草原人非但沒有分崩離析,反而發展得越來越好。”
“別以為咱不知道,很多草原部落都出現了城鎮,其規模都快比得上咱們大明的州府重鎮了!那些草原人也不再游牧,而是開始固定定居,并且開始做生意!”
聽到朱元璋這話,歐陽倫臉色有些尷尬。
“瞧瞧,被咱揭穿了吧!”朱元璋湊近一些,沉聲問道:“你小子實話告訴咱,你是不是真的和草原人有勾結!?”
“岳父大人,你說對了,臣婿的確和草原人有勾結!”歐陽倫點點頭。
“哎呀呀,歐陽駙馬,這事咱們可不興亂說啊!”宦官王忠連忙開口,“你趕緊跟太上皇解釋一下,這和草原人勾結,這可是誅滅九族的大罪!”
王忠被歐陽倫的話嚇了一大跳,對于歐陽倫王忠是很有好感的,倒不是說歐陽倫每次都會讓周保給他送東西,而是這么多年歐陽倫對他始終沒有變化,有著基本的尊重,所以這個時候他王忠也不希望歐陽倫出事。
此刻,朱元璋臉色也變得陰沉起來。
對此,歐陽倫卻是相當淡定,緩緩開口,“岳父大人,自從臣婿當上北平布政使開始,臣就已經和草原人有交際了,也是臣婿一手推動和北疆的貿易,與草原諸部往來共計數載,一直到現在,從未斷絕過初期以茶葉、瓷器換取馬匹,后逐步擴展至鐵器、糧食等物。“
朱元璋手指輕叩龍案:“詳細道來。“
“第一階段持續約兩年,主要與分散的小部落交易。他們缺乏統一組織,交易規模有限,但馬匹質量確實優于內地。“歐陽倫的語調如同在讀一份奏章,“第二階段始于結識諸多草原部落首領,貿易規模擴大。他們用上等戰馬交換鐵器和糧食,比例是每百斤鐵器換戰馬五匹。“
“你可知鐵器能做什么?“朱元璋的聲音陡然轉冷。
歐陽倫目光依然平靜:“自然知曉。據臣觀察,咱們需要戰馬,草原部落需要鐵器,這只不過是各取所需,而且他們將大部分鐵器用于制造農具。“
殿內燭火搖曳,朱元璋的面容隱在陰影中:“繼續。“
“第三階段始于我被調入京城。“歐陽倫繼續道,聲音依然平穩,“草原諸部開始聯合,他們利用我們的鐵器建立了冶煉作坊,不再滿足于成品交換,轉而要求生鐵和工匠。“
“你給了?“
“嗯,給了,正所謂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以漁。“
朱元璋嘴角抽抽,眼中寒光一閃:“說現在的狀況。“
歐陽倫略微整理思緒,語氣依然客觀:“如今草原諸部可動員騎兵二十萬.現在應該擴充到三十萬了,裝備精良。他們改良了冶煉技術,能自產優質兵器嗎,不僅如此我還給了他們很多建筑技術,如今的草原諸部已經可以自行修路、制作水泥,依舊修建水泥房屋。“
“三十萬?“朱元璋猛地拍案而起,“你可知邊軍有多少?“
“九邊駐軍合計大約也是三十萬。“歐陽倫的回答冷靜而準確,“草原騎兵機動性強,若集中兵力突破一點,邊關難以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