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內瞬間嘩然。
藍玉臉色驟變,怒目圓睜:“駙馬此言何意?邊關將士浴血奮戰,百姓慘遭屠戮,在駙馬眼中竟是兒戲不成?“
老成持重的吏部尚書也皺眉道:“歐陽大人,此事關系國家安危,不可輕忽啊。“
幾位武將更是面露不忿,交頭接耳。
歐陽倫甚至聽到有人低聲嘀咕“紈绔子弟不知兵事“。
就在這騷動之際,一個蒼老卻中氣十足的聲音從文官隊列前端傳來:“陛下,老臣有話要說!“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韓國公李善長手持玉笏,緩步出列。這位三朝元老雖已年近七旬,腰背卻挺得筆直,一雙鷹目炯炯有神,白須飄飄間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朱標微微頷首:“韓國公請講。“
李善長先是向朱標恭敬行禮,然后轉身面對歐陽倫,目光如刀:“老臣斗膽問一句,駙馬可知這乃兒不花是何許人也?“
歐陽倫拱手道:“方才聽陛下與涼國公所言,略知一二。“
“略知一二?“李善長冷笑一聲,聲音陡然提高,“老臣追隨太祖高皇帝平定天下時,駙馬恐怕還未出生!這乃兒不花乃北元余孽中最狡詐兇殘之輩,十年來殺我邊民無數,毀我城池無數!“
殿中眾臣紛紛點頭,李善長繼續道:“老臣想問駙馬,可曾上過戰場?可曾見過尸橫遍野?可曾聽過婦孺哀嚎?“他每問一句,便向前一步,氣勢逼人。
歐陽倫面色不改:“韓國公,下官確實未曾親臨戰陣,不過也帶兵打過仗,戰績.李大人應該清楚,目前我可還沒輸過呢!“
“額”李善長神色一愣,繼續道:“帶兵打仗和親自上戰場還是有區別的,紙上談兵誰不會!”
“你就是沒有戰場經驗。”
“既無軍旅經驗,何以輕言邊事?“李善長突然轉身面向朱標,高聲道,“陛下!老臣以為,軍國大事非同兒戲,豈能交由毫無經驗之人妄議?駙馬此言,不僅輕慢了邊關將士,更是置我大明安危于不顧啊!“
這番話擲地有聲,殿中不少大臣面露贊同之色。幾位與李善長交好的文官更是出聲附和:“韓國公所言極是!““軍國大事,當由知兵之人決斷!“
李善長見勢有利,乘勝追擊:“老臣再問駙馬,可知我大明每年為抵御北元耗費多少糧餉?犧牲多少將士?若按駙馬所言,這些犧牲都是'小事'?“
歐陽倫正欲回答,李善長卻不容他插話,轉向朱標繼續道:“陛下!老臣侍奉三朝,歷經戰陣無數,深知用兵之道貴在持重。駙馬此言輕佻,恐非良策。老臣懇請陛下三思,切莫因私廢公!“
這“因私廢公“四字一出,殿中氣氛頓時凝固。這分明是暗指朱標因歐陽倫是妹夫而偏聽偏信。
朱標眉頭一皺,正要開口,卻見歐陽倫上前一步,向李善長深深一揖:“韓國公為國操勞數十載,忠心可鑒。下官年輕識淺,方才言語確有不當之處,還望海涵。“
李善長沒料到歐陽倫突然放低姿態,一時語塞。
歐陽倫直起身,繼續道:“但下官所言'非大事',并非輕視邊患,而是認為此事已有解決之道,無需如臨大敵。“
“哦?“李善長瞇起眼睛,“駙馬既有良策,何不當眾說出,讓我等老朽也開開眼界?“
歐陽倫微微一笑:“韓國公見諒,我聽聞北元那邊派了不少間諜暗探來我大明,可不能輕易說,若是被叛徒、北元間諜聽了去,豈不是壞大事了!“
嗯?!
李善長先是一愣,隨即氣得不行,“歐陽倫,你意思是說老夫是北元間諜?!!”
“李大人可別誤會,我可從未說你是北元間諜,萬一是叛徒呢!”
歐陽倫笑著道。
“歐陽倫你.你胡說八道!”李善長指著歐陽倫,差點沒有暈厥過去。
不過李善長好歹也是屹立朝堂多年,很快就反應過來,當即拱手低著朱標道:“陛下,老臣知道歐陽駙馬這是報復老臣剛剛的質疑,老臣不愿意與他因為私事而影響我大明的大局!”
“歐陽駙馬巧言令舌,放眼整個大明能爭論過他的,根本找不出幾個來,但是打仗可不是靠一張嘴就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