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方之年這三個字的時候,我第一時間還有些驚喜。
因為這個名字很熟悉,就是方家的先祖,但很快我就反應了過來,當年云溪村事件發生的時候,所有住在云溪村里的男丁,除了我曾爺爺李百川和村子里的那些小孩,以及那個叛徒以外,其他人全都犧牲了。
既然這具遺骸是方之年的話,那不就說明當年沒死的那個人,就是方之年?
他就是那個叛徒!
我和夏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
“他死了?”
“他怎么會死了呢?”
他不應該死啊!
如果他已經死了,現在是誰在領導那個組織?又是誰在追殺云溪村的后代?
“先看看筆記本后面的內容吧。”夏萌提醒我。
我回過神來,忙和夏萌在方之年的遺骸對面席地而坐,打著手電筒翻看起這個筆記本。
筆記本的內容,很大一部分記錄著方之年從云溪村詐死之后,一直在尋找可以成仙得道的方法,他記錄得很詳細,例如這些方法的信息來源,以及他的調查過程,包括驗證之后得出的結論。
很顯然,這些方法在他的驗證下,最后通通都被推翻,全都是假的。
根據他注明的日期來看,從他在云溪村詐死,直到他最后進入魔國遺跡之前,大概過了二十幾年。
他耗費了二十幾年的時間,從一個青年到半百之人,如同走火入魔一樣希望自己的肉體凡胎能得到超脫。
他在筆記本上對于成仙得道的理解這么寫道:他認為這個世上根本沒有所謂的神仙,而是人在領悟了道的規律之后,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此時肉體和靈魂磁場已經不再是有機的存在,而是道的一部分,因此人就沒有了壽元。這時候人的狀態就是所謂神仙的狀態,可以有形有體,也可以無形無體,不受生老病死的約束,也不再有人的喜怒哀樂,而是逍遙自在,與道同壽。
他認為古往今來已經成仙的人,都是這種狀態,而道教里的神團體系以及神團成員,皆是以這些人為原型,創造了神仙這個概念。
看到方之年親筆寫下的這段感悟之后,夏萌看得有些茫然。
其實這段話里的意思并不復雜,對于道教文化有些深入了解的人,都能理解方之年的意思。
于是我給夏萌解釋道:“所謂道的規律,其實就是自然規律,例如冬天會冷,夏天會熱。從宇宙形成到地球出現,再到地球上發生的一切事情,包括所有生靈的生死過程,都是自然規律的一部分。”
“而所謂的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和自然之間的共生關系,在道教的理念當中,‘天地人’被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人雖然也是動物,但人具有靈性,因此人應該效法天地,去順應自然規律。”
接著我舉了一個最為簡單的例子,比如古人說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就是說白天是人出來活動的時候,而到了晚上,人應該睡覺和休息,這是人在進化過程中掌握的一套基因規律,也是自然規律。
假如人晚上不休息,或者睡得晚,或是日夜顛倒,不管這個人嘴多硬,說自己身體如何好,但他的身體必然會給出最為客觀的反饋,久而久之身體會出現各種大小問題,這就是違背自然規律所產生的因果。
當然,人如果順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個規律,則是順應了自然規律,他的身體就會健康。這就是道教所說的人要順應自然規律,因此道德經里面有句話,叫: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夏萌似懂非懂:“那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指掌握了自然規律,順應了自然規律?”
我搖頭解釋道:“這只是過程,不是結論,天人合一的境界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一個修道養生的人,我們可以說他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他比很多人都通透,并且清心寡欲,沒有太多俗世的欲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