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子是吧,未想是你來候著本相。”
“奴婢應該做的,公相,請~”
捋了下修剪整齊的須髯,蔡京態度和善的回了一句,隨后跟在后面朝著宮內走去:“官家今日心情可好?用膳如何?”
“回公相。”小安子不敢走他前面,彎著腰在側前方小碎步走著:“官家今日起來就朗聲大笑,似是有甚喜事一般,就連膳食也比平日多吃了兩碗。”
“哦……”蔡京扶了下胡須,也不看宮內景致,只是問道:“官家今日可有練字?”
“是,今日在書房坐了多時。”小安子帶著笑容回道:“寫了好幾副帖子,又畫了副道祖畫像,一如既往的好。”
二人邊說邊走著,不一時就來到花園,此時雖是季秋末,有些花已敗落,然在這花園里卻有更多的花朵在盛開著。叫的出名,叫不出名,各式各樣,整個花園錦花繡草,萬紫千紅,鼻端總是縈繞著奇香,又有嶙峋怪石立在園中,端的是人間少有,天下難覓。
正中亭子有一石桌,上面放著果蔬盤子,又擺著酒壺與兩個玉杯,石墩上坐著一身著錦衣的中年人,正是當今大宋官家趙佶,但見他生的一副好相貌,堯眉舜目,臉上安,禹背湯肩,身上長。一副雅胡在唇上,半尺短須頦下生,才俊過人,口工詩韻,善寫墨君竹,能揮薛稷書,通三教之書,曉九流之典。
當下蔡京踩著步子急趨上前,趙佶聽著聲音看去,見是他過來,連忙伸手按了按:“蔡卿慢來,慢來,今日非是奏對,你我君臣不必太過拘謹。”
蔡京聽了放慢些腳步,仍是快步走來,躬身一禮:“見過官家。”隨即在趙佶揮手間坐了下來。
趙佶似是心情十分愉悅,從方才起臉上笑容就沒少過,蔡京自也是湊趣之人,開口問道:“官家今日喜氣洋洋,不知所為何事?”
“蔡卿不知。”趙佶雙眼放光,拿起杯子喝了口酒笑著說:“朕昨日晚間做一夢,甚是奇怪,朕似乎是回到仍在藩邸之時,有人前來宣召,召朕前往,朕好奇而去,等到了一看,乃一宮觀爾,里面有張供臺,上面坐著老君,同朕說:‘汝以宿命,當興吾教’,朕還想細問時,竟是醒了。”
蔡京聞聽已是見怪不怪,當下眼觀鼻,鼻觀心,開口道:“此乃是預示官家為道君天子,當有道祖庇佑,滿天仙神為助。”
“呵呵呵,說得好。”對面錦衣的皇帝站起,揮了下袖子:“朕這幾年觀我朝賦稅多有增長,當是三清在上保佑,護我大宋風調雨順,農商兩利。”
蔡京眼角抽了一下,暗道稅收增多,此乃老夫的功勞,面上仍是一片贊嘆。
站著的人影道:“是以朕決定,在皇莊處劃出片地,廣修道觀,招收天下有道之士前來,隨時為朕講經,為大宋祈福,卿家以為可否?”回頭瞧來的神色甚是肅穆。
“此乃為國之舉,官家圣明。”蔡京點點頭,一臉贊同之色。
趙佶對面瞧著他面向不似作偽,方自展顏一笑:“就知卿家最是懂朕,只是此等為國之事,也不能讓朕一人吃虧。”
微微一停頓,細長的眼睛看去老人:“朕拿出了皇莊土地,乃是內帑補助外庭,這修建道觀總不能讓朕也出錢了,卿家以為然否?”
蔡京張了張口,看著皇帝緊盯的眼神,思索一瞬,點頭應下:“此乃應該,老臣自會盡快拿出個章程。”
趙佶撫掌大笑,當下叫人端來酒菜,君臣二人在亭中邊吃邊聊,比及宴席撤去,蔡京回府,竟已是掌燈時分。
慢步走下車架,蔡京正想回屋休息一番,不想管家聽聞他回府,快步走來低聲道:“郎君,高太尉來訪,正在前廳等著恁。”
“他怎生來了?”老人瞥去的眼神有著幾分不解:“可提前知會過?”
管家苦笑:“郎君,若是遞上過帖子,小人如何敢不同恁說,實是今日突然到來,又定要等恁回來面見才肯干休。”
蔡京尋思一下,想不出高俅找來要做甚,只得道:“走吧,去前廳,見見這蹴鞠太尉。”
管家沒敢搭茬,連忙低頭應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