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快要進入孟秋,天氣逐漸炎熱,各種蟲鳴之聲充斥于耳。
一同傳入世人耳中的,還有北方齊國齊王登基稱帝之事,經過喬冽通過游士府探子之口,這消息在齊國境內幾乎人盡皆知,就是遼國中京、南京兩道也有傳開。
對于齊王為人、做過什么,遼東其實不用刻意的宣傳,這一地的百姓經過三四年的時間都是知曉的。
除了南邊鎮海府一地,最支持的則是遼陽府內的百姓,經過多次動亂,終于在呂布的手中安穩下來,如今更是有人傳,齊軍將耶律延禧打的遷都,更是加大了遼東各郡人心中那份振奮。
畢竟普通平民百姓沒多少見識,只是以國土面積估算強弱,按他們想法,遼國地闊人多,他等之前又盡是遼國臣民,在他等心中那自然要比齊強大不少,如今幾戰下來己方氣勢如虹,吞沒不少遼國之地,自是讓心中那份天平調轉,加上不少人家子弟在軍中搏殺,得了不少田產、牲畜,更是支持齊王登基為皇。
而上京道投降的郡縣,更加欣喜,耶律延禧不管朝政不關他們事,然而從天慶四年起,每年都與東邊的金國打仗,各種徭役、征稅,民間早就不堪負荷,更別提敗兵回來,朝廷無法約束,任其搶掠民間財產,怨言更多。
后來又多了一個齊國,幾次大戰下來盡敗不說,更是重新征兵要與齊戰,耶律延禧頓時在民間又多一個窮兵黷武的形象,自然,老百姓不知成語為何,卻是不妨礙他們領會這個意思。
如今齊國入主,不用再服徭役、不用再多繳雜稅,使得不少人家歡天喜地,又有知曉齊人軍功制的人為之宣揚,自然引來不少人的支持。
在遼國得不到的東西,在齊國或許就可獲得,這幾乎是窮苦人家,或是自持有勇力之輩的心思。
而相比外面百姓的歡喜,宮內眾女的心中也是高興不已。
“鄔昭儀,這是恁的服飾與頭冠,還請收好。”
“扈婕妤……”
“宿娙娥……”
三女各自的屋中,弓著身子的太監將衣袍、鳳冠、手勢一一呈過去,隨后退下,隨后有人去往仇瓊英的屋中宣讀賜平南縣主身份的詔書,惹來一陣哭聲。
……
“耶律容華……”
素手捏起剛剛琢出的印章看了看,隨后放下,趙昭儀向后一靠:“那齊皇對你看來甚是喜歡。”
“趙昭儀……”
“叫趙姨母吧,好歹你也是陛下的女兒,這一聲我也擔當的起。”看她帶有疑問的面容,趙昭儀笑了一下:“你是在奇怪我為何這般說?”
一旁坐著的天壽點點頭。
“叫你多看書你不看。”趙昭儀搖搖頭:“看你那陛下推行的軍功制、郡縣制,又封你等四人妃嬪之號,不出意外當是采用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你這容華在當時可算是真二千石,比的上二十級爵位中的大上造。”
耶律答里孛神色一呆:“我聽聞朝中尚未有大上造一爵的將軍,如今我先當上會不會引來非議?”
“怕甚?”趙昭容搖搖頭:“你家陛下還未曾封她那些有功之臣,你這等爵位,外面那些將軍也不會放在心上。”
對面的前遼國公主點下頭,隨即看著她欲言又止。(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