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呂布蹲下身子,一手搖一搖木簪,一手摸上她腦袋:“那爹就替你送過去。”
“哦。”呂雯點點頭,有些不舍的再看一眼木簪,說了一句“娘娘說爹忙,就不打擾爹了。”,隨后轉身風風火火的向外跑去。
呂布喊了一聲:“看路。”,隨后搖頭:“這性子……和鄔箐一點也不像,也不知像誰。”
后方的余呈沒說話,只是眼睛沒忍住往呂布身上斜了一下。
前方的皇帝沒看著,手中掂量一下木簪,呢喃一聲:“……已經快到婚期了嗎?”
沉思一下:“走,先去皇宮的庫房看看。”
拽開流星大步向著遠處走去,后方余呈等護衛連忙跟上。
不多久,有抬著箱子的侍衛跟在皇帝的身后走出。
皇室第一次婚禮日期將近,這一點在皇城中甚是明顯,太監、宮娥乃至侍衛,在將主路上的地面打掃干凈。
不少綢緞莊接了紅綢的生意,成車的紅布拉往皇宮大內,是以民間開始傳言,皇帝要納妃子,傳著傳著就成了皇帝不光要納妃,還要選出七十二名美女填充皇宮,非身段好的不要、非處子不要、非是官宦人家的不要。
一時間,這種言論在市井間頗為流行,南城的老少爺們兒喝多了時候,誰不拍著胸脯說一句,我鄰居的外甥他三舅的四姑父家有小娘子被當今陛下看上,已經下了圣旨要送入宮去,云云。
自然也有知道真相的,只是他們的消息在前者面前哪里能夠吸引人,都是傳著自家皇帝的小道消息。
這讓聽到的人不由哭笑不得,偏偏也不好以這種事情去給人定罪,倒是讓臨潢府的百姓著實樂了兩天。
只是普通人在樂,文武百官則是在忙碌。
楊家小官人、新封昭勇將軍楊再興,將要與當今圣上親封的平南縣主結親,這對當年從梁山來遼東的人來說,有一種看著自家子侄輩結婚的感覺,紛紛送上準備好的禮物,以示自己的囑咐。
而對文官而言,楊邦乂如今身為尚書令,幾乎可稱是百官之首,此等巴結上司的事情如何能夠錯過,是以也是紛紛慷慨解囊,送去新婚賀禮,只為能在人眼前留下個印象。
至于家中有婦人或是晚輩的,則紛紛讓人去與平南縣主套套近乎,好歹也是齊國皇室第一個出嫁之人,縱使不是呂布親生,卻也是他親養長大的,藉此機會能與縣主有所聯系,或許在將來某一日也能用上。
自然,也有的人想不到那般深遠的地方,但無論如何,二人的婚期。
近了。(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