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鼓點號聲,遼軍的士卒踩著鼓點、敲擊著盾牌,轟鳴巨響聲中朝原野的中央推進過去。
浩浩蕩蕩的腳步震動地面,踩踏震起的黃土彌漫視野,四萬大軍打出的旌旗有了遮天蔽日的感覺。
兀顏光冷冷的看著遠處的軍陣,得到齊軍出兵的訊息晚了一些,只能在家門口打這一仗。
然而這也不是沒有好處,背靠軍營,補給起來方便,且不虞對方從后偷襲過來。
又向旁轉了下視線,現在就看紀安邦的了,希望他聰明一些,別打什么歪主意才好。
成片成片的西京道士卒在阿里奇與兀顏延壽的指揮下走上前,他們配置了最好的甲胄與武器,論兵械之精良應當不輸于對面的齊軍,況且這幾日數仗下來沒能分出個勝負,讓麾下這些勇將、驕兵著實憋一口氣。
現在趁著這口氣,若是能將對面的兵馬擊敗,也是值得夸耀的事情。
然而對面的齊軍,又是不一樣的心情。
“前方就是兀顏光的兵馬,其麾下阿里奇與其子兀顏延壽也都是能征善戰的勇猛之輩,之前幾次交手,其勇猛在我軍是能拿的出手的。”
奚勝騎著戰馬跟在呂布側后方:“兀顏光指揮兵馬老到,末將以戰陣對之,雖然沒有被其擊潰,然而也反擊不得,若是鋪開了打,末將也不知會是個甚結果。”
“還有密云城內的兵馬,其統軍不是膽小之輩,陛下也要小心他從后偷襲。”
頭頂的旗幟在風中發出列列聲響。
“朕觀史書,自古歷朝歷代最后都有將領兵馬異于同期之將。
秦有章邯,漢有……皇甫嵩,隋時也有張須陀,這兀顏光許是和這些人相類。”
呂布握著韁繩,目光看向一旁:“光看其兵馬列陣,確是比此前碰上的遼軍士氣高。”
奚勝在后點點頭,旁邊跟著的幾個文武也隨聲附和。
“傳令林沖、唐斌,讓他二人領兵上前,縻貹在后壓上,給朕在前方釘住了,左翼孫安、右翼卞祥領兵緩步向前,隨時準備與敵接戰。
傳令楊再興,令其部與北軍五校在后,若是見著密云兵馬,準許其自主決斷。”
看一眼奚勝:“這幾日你部兵馬勞累,且先護衛中軍。”
奚勝連忙拱手:“喏。”
“擂鼓,助威——”
傳令兵飛奔而出,旗手舉著各色的旗幟在空中比劃出不同的動作,兩旁一字排開的戰鼓在膀大腰圓的力士鼓槌敲擊下震起。
接到命令的兵馬并沒有遲疑,林沖、唐斌頂盔摜甲帶著穿著全身甲胄的步軍緩步上前,鐵質的甲胄在行進中發出金屬碰撞的聲響。
隨著呂布命令的下達,整整兩萬五千多人跟著各自將領的旗幟挪動,分出明顯的層次。
“長槍過盾,斧手上前。”
前線的隊伍中,穿著甲胄的李袞、項充吼叫出聲,看向后面:“投槍準備!”
督管士卒的屯長、都伯大聲呼喊,約束著士兵,都是打過數十仗的精銳士卒,早沒了激動與害怕的情緒,沉默的將武器舉起。
“注意,遼軍過來了!”
前方,有士卒高喊出聲,林沖、唐斌兩人沉默的將鐵面帶上,手持步戰長矛向前走動,站于陣中。
周圍陷陣營的士卒各自兵刃盾牌一放,腳站弓步。
轟——
有些震耳的聲音在戰陣中響起。
交戰的鋒線尚未推過來,兩軍中間、兩側,不斷有斥候來回傳遞消息,偶爾發生沖突,也是快速掙脫回返,零零星星的廝殺聲響起。
契丹文寫就的“兀顏”大旗軍隊開始壓進,馬上年輕的將領,一身銀甲,舉起方天畫戟:“騎兵上前,往返騎射!
步軍壓上!”
“呼喝——”
“喔喔——”
兩千五百余騎兵,七八百人為一部輪番沖出,震天的馬蹄聲中,射出第一片箭雨。
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