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就是用二十三個字符代表聲母,二十四個字符代表著韻母。”
“那些人只需要掌握這四十七個字符,再根據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種音調。
然后給他們提供一本配合聲母,韻母的字典,他們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足夠的常用漢字。”
后世的掃盲班就是這么辦的,用拼音,只要能夠學會聲母韻母的拼讀。
再搭配上相應的字典,就能夠讓那些人擺脫文盲的帽子。
“常二郎,你可莫要誆騙我等,那些倭寇的內應,怕是被你擒下也都不過數日光景。”
“僅僅數日,怎么可能學得如此之快?”
常二郎頗為靦腆一笑,耐心地解釋起來。
“一般人學習漢語拼音,接受能力強的可以三天就可以,普通人大約七天,接受能力差的那種,半個到一個月也就能夠學會。”
“但是當他們在面對著死亡的威脅之時,不管是領悟能力,還是學習能力,都至少能夠提高兩到三倍,所以……”
看到笑容顯得甚是靦腆的常二郎,一想到那些倭寇的內應,被一幫子兇神惡煞,隨時要抄刀子剁他們腦袋的人逼迫著他們學習文字。
在場的朱標這位文科生整個人都有點崩潰。
反觀那李文忠、沐英還有朱棣,卻露出了一臉恍然之色,哎喲,居然還能這么搞?
特別是沐英,上前一把就揪住了常二郎。
“常二郎,你那漢語拼音是從何而來?”
常二郎站起了身來,突然就那么朝著京師的方向恭敬一禮,開始了慷慨激昂。
“常某在上海治理民生百姓,聽著這里迥異于我大明官話的當地語言。
就想著我大明開國天子,能光復漢唐舊土,其功之偉,堪比秦皇。”
“???”所有人都一臉懵逼地看著常二郎,感覺這貨已經不是離題萬里,而是在瞎雞兒亂扯。
好吧,拍大明天子的馬屁,吹捧天子的豐功偉績,這些都沒毛病。
可問題在于,你小子怎么這么答非所問。
很快,常二郎一陣馬屁之后,旋即話風一轉。
“始皇帝一統九州四海,為了令天下人皆知何為中國,何謂泱泱天朝。”
“為此,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這才方有了后來的漢唐盛世……”
可是,常二郎覺得,現如今大明帝國雖然光復了漢唐的舊觀之后。
但是,還應該干點啥跟秦皇一般足以流傳千古萬年的豐功偉績。
唯有如此,方才能夠配得上這位開局一個碗的大明開國天子的牛逼。
嗯,他常二郎就是這么一個忠君愛國,時時刻刻不忘為大明的開國天子揚名的忠耿之臣。
可惜,過去的他絞盡腦汁,思來想去,都沒能找到適合的契機。
終于等到他來到了這上海縣之后,開始在這里治理民生,隨后,他開始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言語溝通不暢,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特別是北方的商賈,來到南方貿易,雙方之間很難直接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