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撓了撓發癢的臉皮,感覺自己真的是太過于低估跟前的常二郎了。
這小子做生意是一把好手,謀劃戰略也是一把好手,現在看來搞情報同樣是一把好手。
足不出戶就能知天下諸國之變,指的就是這小子這樣的鬼才。
常二郎繼續一臉嚴肅地繼續解釋自己的構思與想法。
現如今,大明在面對元蒙殘余的壓迫力越來越強,想必現如今,現如今的墻頭草高麗王朝必定已然感受到了沉重的壓力。
所以大明想要出兵不驚動倭國,那么就可以拿那高麗王國當成目標,放出假消息,讓那些海商,甚至是普通老百姓誤認為。
大明很不爽那高麗王朝這種風吹兩邊倒的騎墻風格,決定出兵示威。
然后興兵駐扎于那耽羅島,至于哪里是耽羅島,常二郎自然又向那朱標解釋了一遍。
那里曾經只是一個荒蕪的大島,上面曾經有過一些土著部落,臣服過宋朝。
只是后來,元蒙占領了那里之后,覺得那里地勢平緩,人煙稀少,就將那里當成了大元的養馬之地。
同時也可以作為大元進攻高麗王國以及倭國的前哨陣地。
現如今,大明既然已經解決了元朝,那么那耽羅島,大明自然也應該順其自然地收歸國有。
所以,前往那里駐軍,作出一副要攻擊那高麗王國的勢態。
一來,可以令那扶桑國放松警惕,二來,即便扶桑國有所警覺,也必定會調兵遣將,向那筑前、肥前一帶布防。
而大明的水師,偽作海商,悄然地屯兵于那琉球國。
之后,倘若那高麗王國懼大明之兵威,甘心臣服,那么,可令其眾協助大明軍隊入扶桑。
因為高麗王國,同樣也是飽受那倭寇之苦……
如果他們不愿意,那大明駐軍于耽羅,同樣也可以令那高麗王朝心驚肉跳。
因為耽羅離那高麗王朝,同樣使用現在的快速帆船也不過是一日海途。
。。。
看著常二郎在跟前攤開的地圖之上在那里戳來戳去比比劃劃。
朱標若有所悟地連連頷首不已,琉球受扶桑國之脅迫,這自然也是有實據的。
大明出兵,讓琉球國襄助,他們肯定很樂意,哪怕是沒啥戰斗力,可是。琉球國卻可以成為大明到扶桑國最好的跳板。
還有那個耽羅島,常老二要是不說,他朱標都不清楚那塊地盤原來居然是元朝的疆域。
而且既然那里北制高麗王朝,東控扶桑國,如此要害之地,上面又有大量的優良戰馬。
大明不占據下來,這還能有天理?
如此一來,日后不論高麗王朝還是扶桑國倘若有何異動,肯定得先掂量掂量。
足足個多時辰之后,明顯已經被常老二說得心花怒放的朱標為表矜持。
說自己還需要慎重地考慮考慮,常二郎自然也不會急惶惶地讓朱標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