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達了許久之后,常二郎站定,扭頭朝著那還在吃茶點的朱老四道。
“其實吧,要我說,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倒真有辦法。”
“什么辦法?你且先說來聽聽。”
朱棣趕緊灌了口茶水咽下茶點,示意常二郎繼續。
“你先跟我好好說一說,朝廷那邊準備籌備那些糧草軍械和馬匹,準備如何運往那扶桑。”
常二郎一屁股坐到了朱棣的對面,表情十分的嚴肅。
畢竟自己首先要知道,朝廷準備怎么干,方才好看看自己這邊有什么辦法來解決。
面對常二郎的疑問,朱棣自然也不會怠慢,徑直將朝廷那邊的籌劃大致說了一遍。
首先就是要調動糧草,沿運河向北,另外在中原腹地也要調動一部份的糧草,等到這些物資抵達了那威海一帶。從那里再用海船,運往耽羅島,又或者是對馬島……
畢竟自古以來,不管是針對于那朝鮮半島還是那扶桑島國的軍事行動。前期都大同小異,都是這么干的。
就像那強盛的大唐,征討高句麗,之后又征討百濟與倭國也都是如此籌備。
之前的元朝,也同樣如此,所以大明王朝,想要幫那徐行悟,同樣也是要走穩妥的老路子去解決問題。
聽到了這,常二郎忍不住下意識地皺起了眉頭。
看來朝廷那些能人智士,還是沒有脫離過去的陸路行軍的怪圈。
這幫家伙怎么就喜歡避開大海,專門走那耗時既長,耗費人力又多的陸路以及那運河。
海上交通,海上交通,這玩意哪到是到了二十一世紀,那也絕對是最物美價廉的運輸渠道好不好?
“怎么,常二哥你覺得這個方略有問題?”
“豈止是有問題,簡直就是有天大的問題,勞民傷財,豈有此理。”
常二郎忍不住惡狠狠地吐了個槽。
朱棣看著跟前的常二郎,忍不住小聲地提醒了對方一句。
“我說常二哥,這個方略,可是魏國公他們這些大明的宿將所提,我父皇也是很贊同的。”
在那朱棣帶著一絲幸災樂禍的目光注視下,常二郎振衣而起,朝著那西方,也就是南京的方向恭敬地長施了一禮,義正辭嚴地道。
“所以,不得不承認,這是陛下的英明決策,還有一干大明名將的良苦用心,令我深感敬佩,好了殿下若是無事,趕緊走,我還得跟你妹好好的深入交流。”
“……”
朱棣頓時臉色一黑,總覺得常二郎這位妹夫在提到你妹這個詞的時候,咬字咬得很重,有點咬牙切齒的意思在里邊。
“常二哥你這是干嘛,小弟沒有別的意思,就只是想要告訴您,這事,是那些長輩尋思的,小弟就是覺得太沒有新意,而且也太過循規蹈矩,少了立功的機會,這才來尋二哥問策。”
看著跟前滿臉堆笑,賤兮兮的咸魚老四,常二郎很想呸他一口出氣。
想想還是算了,誰讓他是皇子,自己只是皇婿,身份終究是有差別的。
不過回頭可以讓娘子來呸他一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