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鄭有德覺得兩種酒滋味都還不錯,不過相比起來,他更懷念家鄉的黃酒。
只可惜,在這里,根本就沒有。
鄭有德也是走南闖北無數歲月的老司機,不過他真的沒有想到,那位常府尊,簡直就像是一位神仙降世一般。
不然,為何那么多中原根本就沒有見到過的物種,偏偏都會被他記錄下來,繪制成圖。
現如今,船隊已經收集到了那本常二郎親手所著的書冊中的絕大部份的物種。
而且這其中的許多物種,都是當地的殷商部落的食物或主食。
而且他們烹飪這些食物的方式,亦與常二郎在書中所言幾乎一致。
一想到那各種各樣的辣椒,作為沿海一帶喜食清淡的鄭有德,此刻又感覺到了自己菊花仿佛還在隱隱作痛。
為了跟這些殷商人部落打交道,作為一位社交牛逼癥患者,兼語言天才,鄭有德也是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與物資。
不過還好,這些殷商人的部落,對于發色與膚色,甚至面部特征都極為相似的大明人氏頗有好感。
特別是當那鄭有德拿出了許多唯有大明才有的中成藥,幫助他們那些部落中的病患,又以極快的速度學會了他們的語言。
隨著雙方的交流,當聽聞了鄭有德講述起了他們的歷史,著實令這些殷商部落的人們甚是吃驚。
不過看到對方如此友善,而且又拿出了許許多多他們前所未見的珍寶之后,這些殷商部落的人們,都開始相信,這位懷著善意而來的鄭有德。
真的是為了來尋找中央帝國在遠古時代流散于異域的遺民。
重要的是,對方還拿出了許多的物種來與自己公平交換,用那足可以換取無數黃金的絲綢與瓷器,卻拿來換取那些他們當地人的食物種子。
如此友善,又極富愛心,而且大家都流淌著相同的血脈。不少的部落,都愿意伸出援手幫忙,甚至主動派出了信使,陪同鄭有德沿海岸去拜會其他的部落。
這也使得鄭有德的探險船一路之上,都可以算得上是有驚無險。
而現如今,隨著風向漸轉,鄭有德也明白,歸鄉之期,已然到來。
只是不知道,那個殷商部落聯盟,到底商議出了結果沒有。
他鄭有德想要回歸大明,自然不可能僅僅只帶著那些物種回去,更想要帶上這些殷商遺民的后裔回歸大明。
到了那個時候,讓這些殷商遺民,在大明朝廷那里一站,呵呵……
一想到華夏遠古遺民歸來,也尊奉大明為天下之主,這怕是朝廷不得樂瘋了才怪。
至少這樣的祥瑞,自己肯定會獲得巨大的好處,畢竟,常府尊的冊子里邊就寫有,能勸說殷商遺民歸華夏參見皇帝,必有厚賞。
前面那些物種的種子,都是與黃金等價,而到了這里,常府尊直接不提錢,鄭有德估摸著不是常府尊窮。
而是常府尊覺得,這個時候的獎勵,用財帛,已經不足以形容才對。
“老大,老大,你快來看,這是不是你說要找的那種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