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哈出與把兒遜一臉懵逼地看著跟前跟他們商議事情的常二郎。
半晌才反應過來,看著跟前這位笑瞇瞇眉飛色舞的常府尊,卻偏偏給人一種人販子的錯覺。
這讓阿哈出有些牙疼地吸了兩口氣,這才確定,跟前的確是自己的女婿,同時也是遼寧府知府常二郎。
這個時候,旁邊的把兒遜倒先一步提出了自己的反對意見。
“這,這不太合適吧?我們部落的那些青壯,平日里可是需要去漁獵的。”
聽到了這話,看到一旁的阿哈出也下意識地頷首附和。
常二郎差點樂出聲來,指了指此刻那些正在這里丈量土地,計算著該如何規模道路,哪里興建幾幛房舍,哪里適合規劃成村落養殖場的那些吏員,這才慢條斯理地道。
“二位莫不是忘記了,接下來,你們可是要在這里定居的,既然定居了下來,不再遷徙。
還要大規模的進行毛皮動物養殖,你們就算是要派出人手去漁獵。又能派出去多少?”
常二郎這番話直接就讓這二位酋長啞口無言,對啊,過去他們幾乎是每一個季節,都要遷徙一次。
為何,不就是因為每到一地呆下來之后,兩三個月的功夫,就能夠將周邊的深山老林中的各種野味,山珍,猛獸都清剿得差不多。再不遷徙,就不會有新的食物進項,就會挨餓。
可是現如今,一旦定居的話,而且還是兩個部落定居于同一個地方的話,想要狩獵,那么頂多也就只能獲取方圓一、二百里的那些深山老林里邊的各種天然資源。
之后倘若沒有了獵物,那么多的青壯,成天呆在部落里邊,你讓他們全部都去喂養那些各種野生動物的話,那么那些老弱婦孺又能去干嘛?
兜兜轉轉,兩老漢也反應了過來,那么多的青壯勞力,如果不能去漁獵,養在村落里邊,豈不是白白的浪費?
而常二郎看到了他們二人那恍然大悟的嘴臉,這才繼續接著勸說道。
“你們想必也知曉,你們部落中的那些青壯,不論是狩獵還是打漁,都是一把好手。”
“可問題同樣是他們,倘若部落一旦無事,不是在酗酒干架,就是縮在那些窩棚里邊賭錢,甚至輸急了眼,相互捅刀子出人命的可都有不少啊……”
常二郎這番話,直接就讓這二位陷入了沉默,畢竟這段日子,常二郎就沒有離開,一直都在這里生活。
而這段時間,這兩個部落里邊就經常發生常二郎所描述的這些場面。
不論是兀良哈部,還是那胡里改部,也都因為打架斗毆、捅刀子死了人。
這讓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常二郎說的頗有道理,而且常二郎還告訴這二位。
反正那些工礦企業,目前主要還是要干體力活的比較多,正好你們部落中的青壯一個二個全是壯小伙子,一個月的收益,怕是能夠抵得上他們平時水深火熱的狩獵生涯一年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