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秦有種預感,現在和尚沒有動手,只是纏在自己身邊,但說不定只是因為某種桎梏,等待一個時機。
萬一日后桎梏消失,和尚再也沒有忌諱,真的動起手來怕是更麻煩。
葉秦可不敢去賭這個可能性,也不能讓自己陷入這樣被動的地步,所以還是先下手為強比較好。
“當務之急是要盡快凝結成金丹,但突破之法應當如何”
葉秦有些頭疼,畢竟大敵當前,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蛇尾不安的拍打在地上,鮮紅的蛇信抖動的也更加頻繁。
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冷靜,幽深的蛇眸再度變得平緩,恍若一灘深不可測的池水,似乎不論外界如何改變,都不能夠讓他動搖。
妖丹即金丹。
而何謂金丹
金者,堅剛永久不壞之物;丹者,圓滿光凈無虧之物。
氣丹和金丹之間,隱約是有某種關聯存在。
兩者有所相同,但也有不同,氣丹是借助外力,煉制丹藥再輔以天地之炁,那么金丹肯定也是用類似的方法。
萬物之間都有聯系,一通則百通。
葉秦回想起先前自己形成氣丹的情況,經過煉制丹藥,增加體內氣團,質變引發量變。
是否可以理解,氣丹是在外煉制,金丹則是在內煉制。
故此,金丹也有內丹之說法分外煉和內煉。
悟真篇有詩日:“安爐設鼎法乾坤,鍛煉精華制魄魂。聚散氤氳成變化,即將元妙等閑論。”
由此可見煉制金丹最好的爐鼎便是自身,煉水火,煉陰陽,使陰陽平調,水火既濟,臟腑安定。
自身爐鼎之說,有人認為全身都是爐鼎,有人認為爐鼎一定是丹田,也有人認為爐鼎的位置不固定,必須要在虛靜中體會。
而人體擬作爐鼎,不管是在哪個位置,都要習煉精氣神,以點化自身陰質,使之化為陽氣,隨后陰陽之氣互相轉換,生生不息,由此形成內丹,也就是俗稱的金丹。
金丹之根,乃是陰陽之變、五行生克、天人合一、其中并以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等結合在一起。
“所以要想煉成金丹,需要以自身為爐鼎,以精、氣、神為對象,掌握其運行方法,經過煉養,使之在體內凝聚成丹。”
自古以來便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又衍生為萬物,這是順行即有生有死、生生不息的造化之道。
金丹則逆而行之,使萬物合而為三,三復化為二,二復歸一,結成金丹,重返本源。
周易系辭上說“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意思是說,精致的氣凝聚而成物形,氣魂游散而造成變化,考察物形的變化,這就能夠知曉“鬼神“的真實狀態。
顯然,周易里的說法是比較玄乎的。
但在古代思想中,不僅有“精氣“的概念,還有“精神“的概念。
莊子列御寇在描述“至人“的生活狀態時即使用了“精神“的術語。在莊子中,“精神“指的卻是人的“心志“。
顯然,于莊子說中,則較為通俗易懂。
而在之外,還有醫說、黃帝說、素問說,都對精氣神三物有各自獨到的見解。
再如道家所說,其中最為主要的便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這是必不可少的步驟。
故此,選擇哪一種說法,則關乎到對精氣神的運用。
而葉秦思慮之后,最終還是依據自身修行情況,選擇了道家學派,然后又結合自身修行上的感悟,加入了自己的一些理解。
葉秦見解精則是基礎,氣是動力,神是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