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之下雖然普通不已,但是細看之下,總覺得上面的痕跡非常人所能繪制。”
僧人們竊竊私語,目光流露出幾分尊敬,這道符箓出現的莫名其妙,實在是令人費解。
最后住持還有高僧們一致決定,既然這符箓是出現在般若心經旁邊,那就不移動它的位置,一起進行供奉。
香爐里面白煙裊裊,環繞在符紙的周圍,似乎連普通的黃紙都變得有些不凡起來。
蔚藍的天空一碧如洗,白云緩緩流動,映照出蜿蜒連綿、峰巒起伏的群山,峰頂沒于云霧之間,又有江水環繞,可以說是風景優美。
微風拂過,不遠處的江河泛起層層漣漪,水面上波光粼粼,偶爾有幾多浪花拍打在岸上,更是增添幾分生機。
沿著這條路前行,前面還有一個古老的村落,也正是宋教授等人此行目的地。
宋教授攔下一個過路的村民出聲詢問道“你好,請問這里是不是待王村”
村民好奇的打量著來人,操著一口濃厚的當地口音,“是啊,你們是過來旅游的,還是來干嘛的。”
“我們是想打聽一下有關刻舟求劍的故事。”
這里便是刻舟求劍典故的發源地,研究中心的人打算從這里入手。
事到如今宋教授他們也沒有辦法,只能用這樣的途徑抽絲剝繭,看能不能打探到和青銅古劍相關的消息,畢竟留下來的線索實在是太少。
村民卻是似有異色,“刻舟求劍這有什么好打聽的。”
畢竟這個故事耳熟能詳,他們又是起源地,所以對此并不陌生,早就習以為常。
只不過看著宋教授一行人衣冠楚楚的模樣,應該是個知識分子,不至于這種簡單的故事都不知道。
似乎是看出了村民的疑惑,宋教授解釋道“我們是考古中心的,有個文物和這個故事有關,所以需要探聽詳細點。”
村民聽的更是納悶,大概想不明白歷史文物怎么會和刻舟求劍扯上關系,但也沒有多問,還是熱心的解說起來。
不過他所說的版本,還是以前廣為人知的版本,并不像網上所說的那樣,畢竟村民們并不經常上網。
“那在這當中有沒有什么特別的說法呢”
村民有些困惑,“特別的說法”
“比如說這把劍最后被打撈起來,又是何人打撈,最后流落到了何處”
村民們笑了笑,“都過去這么久的時間,我們怎么可能會知道呢。”
一圈問下來,研究中心的人都沒有收獲,這里雖說是發源地,但是時間相隔的太久,根本無從考究。
“這里是沒有什么有用的線索了。”
研究中心的人嘆了口氣,打算去往下一個目的地。
支遁創建的寺廟有許多,可是流傳到如今的也就只有幾所而已,余姚支山禪寺、新昌棲光寺、小嶺立寺、棲光寺。
研究中心的人一路探訪下來,前面幾個寺廟都無任何特別。
他們也翻閱了支遁留下的書籍,還有寺廟記載相關,都沒有提到支遁隨身攜帶青銅古劍的事情。
這一路上奔波勞累,再加上沒有任何收獲,考古中心的人已經面帶疲色。
眾人也由先前的干勁十足,變得像是霜打的茄子,沒有任何精氣神。
“宋教授,只剩下棲光寺我們沒有去了,若是這里再沒有什么線索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