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短暫的思考,烈山氏下定決心,讓兩人都來陳都,他要親自詢問并觀察他們一段時間,看看誰才是人族的共主。于是,他下了法旨,派人前往兩地宣讀他的意思。
當法旨傳到九黎時,蚩尤大喜過望,連忙召集八十一位兄弟,囑咐他們在他走后好好治理九黎部落。此后,蚩尤和軒轅都留在了陳都。
經過烈山氏多年的考察,他陷入了猶豫。他真心為人族著想,而軒轅和蚩尤都有過人之處,他無法做出最終的選擇。
時間匆匆流逝,蚩尤越來越焦急。他開始希望烈山氏盡快證道歸位,這樣人族就會落到軒轅手中。但軒轅對人族并未做出特別大的貢獻,所以蚩尤打算那時舉兵進攻陳都,滅了軒轅,自己成為共主,全力為人族謀福。
與蚩尤有同樣想法的還有烈山氏的義子炎居。在陳都中,炎居早就看不慣軒轅的張揚自傲,曾多次在烈山氏面前說軒轅的壞話。但烈山氏明白炎居的用心,對他的說法并未太在意。他知道人族共主的選擇應基于對人族的貢獻,而非靠后臺或拉幫結派。這些年炎居的所作所為,烈山氏都看在眼里,他對這個義子感到十分失望。
然而,時間不等人。烈山氏眼中閃過遺憾之色,他留在人族的時間即將結束。就在這時,葉秦出現在陳都上方!
頓時,人族全體自發地跪倒在地,山呼人祖。葉秦點了點頭,看了烈山氏一眼。這個傾注了他全部心血的地皇,無疑是三皇中為人族做出最大貢獻的人!
因此,烈山氏值得葉秦站出來,當著人族的面宣布他的功績。“肅靜!人族烈山氏,對人族有大功德!其貢獻有十項!”
說到這里,葉秦停頓了一下,看了烈山氏一眼,發現他顯得很淡定。于是,他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其一,弦木為弧,剡木為矢!烈山氏改造弓箭,改進狩獵工具,惠及天下。”
“其二,簡化八卦為六十四卦!烈山氏從伏羲八卦推演至六十四卦,使其更靈活地運用于人族生活中。”
“其三,教民耕種,種植五谷!烈山氏發明五谷種植技術,讓人族擺脫饑荒,走向農業社會,實現了民以食為天的發展理念。”
“其四,斫木為耜,揉木為耒!烈山氏創造出農業工具,方便了五谷的種植。”
“其五,日中為市,交易而退!烈山氏開辟人族市場,促進交易往來,滿足人族生活需求。”
“其六,治麻為布,制作衣裳!烈山氏以麻繩編制衣服,讓人族擺脫了獸皮、樹葉的原始服裝。”
“削桐制琴,以絲為弦,烈山氏創五弦琴,與民共歡,同慶豐年,為人族添樂,此乃其七也。”……“丈量四方,定立尺度,烈山氏創丈、尺、寸,使人族有度量之準,此乃其八也。”“遍嘗百草,傳醫療病,烈山氏踏遍神農架,親嘗百草,為人族尋得抗病之法,此功在天下,此乃其九也。”“初建明堂,規土而居,憐人族如鳥無定所,烈山氏首建明堂,使人族安居樂業,此乃其十也。”“日中設市,交易而退,烈山氏開人族市場,促交易流通,滿人族所需,此乃其五也。”葉秦娓娓道來,一一列舉了烈山氏的十大功績。
此刻,洪荒中的諸多大能聞之皆震,這些功績皆非法力所為,而是實實在在造福人族之舉!換言之,這些都是貨真價實的功德!
眾大能紛紛開始揣測烈山氏的功德究竟有多深厚。甚至有人大膽猜測,難道人族又要誕生一位圣人了嗎?想到此,一些大能不禁膽寒而起。
先有葉秦,今有烈山氏,若烈山氏真成圣,人族還有誰敢輕易招惹?
“綜觀烈山氏之功德,奉截教教主上清圣人赦令,特封烈山氏為地皇,尊號神農氏,道場設于三十三重天外火云洞。”葉秦之聲再度響起,傳遍洪荒!
至此,烈山氏功德圓滿!
猛然間,一片宏大的功德慶云自天外降臨!見此慶云,眾大能皆驚!這功德之量,竟是伏羲氏的三倍有余!
無數大能心中暗自思量,難道人族真要再出一位圣人?這功德之量,僅比女媧造人之功少了一成,證道成圣似乎指日可待!
一時間,洪荒寂靜無聲,所有修士的目光都聚焦在葉秦與烈山氏身上。
烈山氏雖為截教趙公明之徒,但其中豈無葉秦之助力?眾人不禁遐想連篇……恐怕整個洪荒,惟有葉秦能培育出烈山氏這等英才!畢竟伏羲乃人教老子門下玄都大法師之徒,然其天道功德尚不及烈山氏三分之一!
望著烈山氏那如潮水般的功德,葉秦眼中毫無訝異,他覺得這一切理所當然。在他看來,烈山氏如此功績,若不得此等功德,那才叫人驚訝!
況且,這其中也有他葉秦的大半功勞。想想這百余年來,他殫精竭慮地輔佐烈山氏,若還不能獲得海量天道功德,那洪荒天道豈不是有眼無珠!
此時,老子與女媧亦感震驚,先前烈山氏向他們行禮,他們還不敢受禮,此刻方明其中緣由!原來烈山氏之功德已足以證道。
天道功德一分為三,其中一份約占總功德的四成,直接落入烈山氏之身。另一份約占總功德的五成,竟飛向葉秦!剩余一份,即總功德的一成,又分為三份,其中兩份飛向蓬萊島,最后一份化作無數份,灑落在那些助力烈山氏的人身上。
此刻,洪荒世界一片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