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鏡湖醫莊歸于寧靜。
當諸天仙神皆知人間不可再伸手之時。
長安城中。
新帝劉邦冕旒加身,赤霄神劍高懸于祭壇之上。
劍身“赤霄”古篆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璀璨神光,引動周天星斗之力如天河倒灌。
形成一道恢弘壯麗的赤金色光柱,直貫九霄!
這光柱堂皇正大,非是霸道威壓。
而是匯聚了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度量衡一統所凝聚的磅礴人道意志!
“朕承人王之命,人道之志,撫有四海!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大漢之土!”
“復禹王九州之治,承始皇一統之基,開萬世太平之業!”
劉邦的聲音在赤霄劍的加持下,如同洪鐘大呂,響徹天地人三界。
隨著他的宣告,南贍部洲乃至整個洪荒天地,皆被無形的“勢”被徹底點燃。
隨后的大漢,倫常有序,教化大興,各地官學興起。
誦讀圣賢之聲中,絲絲縷縷純凈的信仰念力升騰,融入人道洪流。
蕭何秦命執掌相位,輕徭薄賦,休養生息。
曾經因戰亂和魔氣侵蝕而荒蕪的土地,在蘊含生機的政策滋潤下,迅速恢復生機。
大漢五谷豐登,靈米異穗偶現田間,百姓臉上重現紅潤。
韓信兵道大成,雖未成仙,一身兵戈殺伐之氣卻已與王朝氣運相連。
他將兵家戰陣奧義刻錄于未央宮武庫基石,化作守護國都的無形軍陣。
赤霄劍成為真正的鎮國神器,其光輝籠罩漢土,不僅隔絕外邪窺探。
更持續凈化著項羽魔軍殘留的污穢煞氣。
殘余的零星妖孽、趁亂而起的邪修,在煌煌人道正氣與嚴密法網下無所遁形,或被剿滅,或遠遁蠻荒。
未央宮上空,那赤金的人道洪流越發浩蕩澎湃,沖刷著人間最后一絲陰霾。
九天之上,諸天仙神的目光復雜難明,有貪婪,有忌憚,更有深深的無力感。
紫霄宮協議如同天塹,大羅金仙之上的力量被徹底隔絕于人間之外。
他們只能眼睜睜看著,屬于人間的輝煌正在冉冉升起。
人間之外。
早已經引退的闡教弟子張良,遠遠地望了一眼長安城,輕聲道:
“廣成子師尊的法旨,吾已完成。”
“生而為人的使命,吾也做罷。”
“是時候,追求吾自已的大道了。”
他先向玉虛的方向一拜,道:“弟子張良,今日起便不再是闡教弟子。”
一禮作罷,他的面容,竟然開始變化。
先是從張良,變成一個威猛的老將軍,又變成一個富態的商人,隨后連番變化。
中途甚至數度變成女子。
這些模樣,他都是張良的前世。
無數個前世,積累起來,洗去了張良所有的因果,也讓張良積累了足夠的力量。
這股力量,在每一世積累,每一世都極為微小。
但當千百世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后,就終于成為改變天命的力量。
最終。
張良的臉,變成了一個威嚴,肅穆,須發濃密,額生天眼的老人。
大商太師,聞仲!
當聞仲顯露真身的一刻。
諸天氣運,驟然一變。
闡教的氣運,被猛地斬去一角。
那一角,代表的正是廣成子從漢朝汲取的氣運。
九仙山,桃源洞中。
廣成子怒不可遏地看著露出真容的“張良”,咬牙切齒地道:“聞仲,你竟敢……”
他后面半句粗鄙之語,硬生生地吞了下去。
他敢說,人王的劍真敢砍過來。
他現在終于知道,為什么人王知道他要分走大漢氣運,卻完全不阻止。
他終于知道,為什么張良所有的行事,都如此輕松。
他本以為,是他正好抓住了人王的破綻,讓人王只能眼睜睜看著他成事。
然而,事實上是人王指了一個地方,他自已跟傻子一眼挖了個坑跳下去。
還嘲笑人王竟然不阻止他。
噗!
廣成子一口血噴出,滿臉悲憤。
人間之外,聞仲哈哈一笑,向萬壽城的方向一拜,道:“大王,老臣去也。”
話音落下。
聞仲再一次恢復成了張良的模樣,然后大笑三聲,走入洪荒。
大商太師聞仲,早就是千百世之前的舊人,如今只有張良,沒有聞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