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王改變封神量劫命數,提前將洪荒分為四大部洲,讓人間獨占南贍部洲之后。
人間之外,往西就是西牛賀洲,往北就是北俱蘆洲,往東就是東勝神洲。
大唐重繼人間大一統,自然也重拾人間大氣。
唐三藏出了大唐,遇到孫悟空時,就已經是在西牛賀洲了。
然而,比起人間的霸氣。
西牛賀洲雖然也有人族方國,妖族聚落,異族城邑,卻極為分散。
國與國之間,與聚落之間,與城邑之間,是大片荒山野嶺。
唐三藏一行雖是步行,但哪怕實力最低的唐三藏,也是金仙境界。
一日千里對他們來說,也只是尋常。
然而自從他們離開大唐之后,走了一月,竟然也沒見到一座城。
但這一日,他們剛又翻越一座高山。
眼前,又出現一道連綿八百里的高山。
山只是尋常。
但那山中,竟然有一座禪院。
孫悟空眼中金光閃過,看著那遠處,香火繚繞的禪院,意味深長地道:
“哦,禪院啊。”
一旁的敖甲也跟著哦了一聲,道:
“哦,佛門啊。”
一龍一猴對視一眼,異口同聲地道:“有熱鬧!”
唐三藏淡淡地看了猴子和龍一眼,道:“悟空,記得你與貧僧的約法三章。”
猴子拍著胸口保證,道:“老陳你放心,俺老孫出手,保證打不死。”
敖甲也在一旁使勁點頭,道:“唐長老你放心,我會兩手甘霖之法。”
唐三藏:……
所以你們是打算,一個把人打個半死,一個把人救回來然后繼續打嗎?
他搖搖頭,決定不理這兩活寶。
三人腳程飛快,向著那座禪院走去。
看來今夜,他們不用露宿荒野了。
……
大山之中。
觀音禪院。
坐落在西牛賀洲邊緣。
占據閑山八百里,與黑風山比鄰,影響周遭一千余里幾百戶人家。
所以香火不算鼎盛,卻也青煙裊裊。
禪院院墻斑駁,帶著歲月的痕跡。
正殿供奉的觀音金身,倒是擦拭得锃亮。
觀音菩薩推演出唐三藏的行程,早早就在禪院之中等待多日。
佛門為唐三藏西行之路,設下八十一難。
真正的目的,就是八十一處氣運節點。
西行路,其實是一條氣運之路。
八十一難,就是八十一處關隘。
取經人每走過一難,就相當于過了一處關隘,就可以引動人間氣運向西方一分。
至于劫難為何不重要。
天命既定,人王又不能親自出手,斷然不可改。
所以劫難只需要走一個行式便可。
數日前。
觀音菩薩就已經法駕禪院,只是不曾現身罷了。
此時,她正在心中推演這一難的種種。
“金蟬子這一難,是真正的第一難,也是開啟氣運西引的關鍵。”
“本尊已做下萬全之策。”
“讓那唐三藏展示下袈裟,引發點小爭執,最后本尊再出來圓個場,點化幾句。”
“讓玄奘感嘆人心難測,再順帶提點他‘錦瀾袈裟’的妙用,加深他對靈山寶物的印象。”
“金蟬子已經參悟佛法,當可悟出這其中真諦。”
“那大唐凡人,竟然敢嘲笑我靈山錦瀾袈裟?”
“凡俗之輩又豈知,袈裟不在于貴,而在于袈裟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