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步悔思將他們全部寫出來,送給所有有醫術底子的人。
唯一的要求就是在戰爭后方幫忙制藥。
江支離沒有選擇現在就用上遺跡里的圖紙復原的那些大型戰爭武器,青海國那邊如果現在就看到龍江國的危險性,說不定會立刻撕毀之前的合作協議。
你可以比他強一些,他會聰明的選擇更強的合作,確保自己立于受益一方。
但如果你比他強太多,他就會恐懼自己很快成為下一個目標,而轉頭聯合另一方,試圖反壓。
在山海國大勢已去之前,江支離都要謹慎選擇使用那些圖紙武器。
戰爭可以打慢一點,但不能讓穩贏的局勢變得動蕩。
龍江國派了十五萬士兵前往和山海國的戰場,這個數量可以看出龍江國的決心。
山海國也沒少派兵,龍江國派太少會助長對方士氣。
在兩國戰爭期間,青海國努力吞周圍的小國,但能吞的不多,本來他們這邊散國就不多。
在其他兩大國之間戰爭期間,青海國要養精蓄銳,防備任何突發情況。
不過青海國發現豐華國安靜下來,專心將吞下的領土管理起來,并擴大種植面積。
但在青海國看不見的地方,豐華國集結了一半的兵力停留在門龍洲,以備不時之需。
轉眼兩個月過去,山海國之前吞下的小國吐出來一半。
期間龍江國三次嘗試和山海國進行和談,但因為山海國認為龍江國并無和談之心,只有吞并之意,所以都談崩了。
“兩個月的消耗,不說我們損失的士兵,就說糧草的消耗,再這么下去,我們能支持多久?”
“這不對,為什么龍江國還在往邊境派兵?他們不在其他邊境多留一些人馬,也該在青海國那邊多一些人啊。”
“青海國為什么現在還沒有動靜。一直吞周圍的小國卻沒有任何對龍江國下手的意思。他們是不是想要拋棄我們?”
“本來我們也沒有簽訂協議,他們的態度就很曖昧。現在可以看出來青海國想要坐收漁翁之利,只怕他的目標不是龍江國也不是我們,而是兩個都想要!混賬!”
“皇上,其實我有一計。”
趙殿看向說話的人:“什么計策。”
“刺殺江支離!”
那人預期堅定,開始分析:“龍江國的團結,以及青海國前后態度不一致,都是因為江支離的出現。江子平在的時候,就不是這樣的。
那么龍江國此時的核心在江支離身上,只要他倒下,龍江國就算還能站得住,也一定會有混亂的時間,而這段時間足夠完美反撲!
更何況下一個皇帝,可不一定有江支離的頭腦。而且他死了,步悔思這種厲害的醫者,恐怕也沒有心情繼續在戰爭上繼續付出。
青海國因為江支離回來沉默不出聲,可能是在意和江支離之前的來往,也可能是覺得現在的龍江國不好啃。到時候我們反撲成功的時候,立刻聯系青海國,想必到時候他們的想法還會變化。”
有人想起:“對啊,江支離生病多年,身體很差。雖然現在治好了,但早就錯過練武最佳時期,他現在最多三腳貓功夫,和武功高強之人相比,肯定很容易解決。只要能想辦法把殺手送到他面前就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