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起案子既然能浮出水面,就一定是有破綻的。
過癮啊,過癮……于大章的笑容越來越冷了。
警校的時候曾有一個老師說過:當有一件案子難住了所有人,說明嫌疑人足夠聰明,也足夠狡猾。
說得難聽點,你們玩不過人家,在智商上被碾壓了。
既然如此,找線索和查證在目前這個階段已經不重要了。
對方將這些都考慮進去了,也給警方設置了死胡同。
“那就只剩下玩智商了。”
于大章越來越興奮。
當對一件事的態度發生改變,心態自然也會隨之變化。
用現有的偵查手段去破案,當然會頭疼。
但要是用玩游戲的方式去看這個案子,那可就不一樣了。
“拋棄掉那些條條框框,用我自己的方式。”
于大章雙眼微微瞇起,眼神中露出狡黠的光芒,輕聲自語道:
“如果我是兇手。”
“要想在劉正陽的別墅將其殺死,能想到的方法……”
“一,潛入進去,在劉正陽的食物和水里下毒。”
“二,利用劉正陽心臟病的特點,對他的藥動手腳。”
“三……”
“不對,前兩種辦法就行不通!”
于大章雙眼猛地睜大。
劉正陽是心臟病突發,不是中毒死的,而且別墅里外都有監控。
當初調查的警員對監控進行過排查,并沒有發現可疑人員。
對他的藥動手腳就更不可能了。
既然不是外面人做的,能接觸到劉正陽藥物的,也只有他身邊人。
但經過調查,子女,管家,包括傭人都被排除了嫌疑。
而且劉正陽的尸檢報告也沒問題。
如果劉正陽是服用其他藥物致死的,肯定會被法醫鑒定出來。
在藥物檢測這方面,法醫甚至比專業的醫生還要有經驗。
“書房內沒有監控,有沒有可能是……”
一想起劉正陽病發,于大章忽然注意到了一個細節。
視頻會議!
他居然正好在家里開視頻會議的時候病發的。
是巧合嗎?
不。
既然這是個局,那這個時間點就一定是對方故意設計的。
這么做就是為了讓那些參加視頻會議的高管成為目擊證人。
對方連這個都算計進去了。
心細如發!
于大章在心里默默做出評價。
不過這也讓他找到了調查方向。
既然案宗里沒有對這方面的推斷和調查,那就證明之前經手的警員沒有想到這一層。
想到這里,他拿出手機翻找起那個管家的電話號碼。
之前離開劉家時,于大章特意向管家要了聯系方式。
撥通后,他直接問道:
“劉正陽平時在家開視頻會議,一般會用時多長時間?”
“這個嘛……”電話那邊的管家遲疑了一下,隨后答道:
“最短也要超過半個小時,有時候會議內容多,時間會持續兩個小時以上。”
平均下來就是一個多小時……于大章在心里默默做了計算。
“對了。”管家又補充道:
“先生去世的時間,是在視頻會議剛開始不久,我記得也就是剛開始十幾分鐘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