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梯修的挺陡峭的盤旋著延伸到山頂,兩旁是生了銹的扶手,游人從底部開始順著梯子可以到達山頂沿途可以一路觀賞大佛的全貌,向缺從下面跟著游人上了山頂,近距離的看著樂山大佛的腦袋。
向缺一看就是一小天的時間,靠在山頂的一棵樹下,瞇瞇著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樂山大佛的面部,兩個修繕大佛的老工匠這時已經順著繩索升到了頂部,從上面的觀賞臺上下來。
“又是一個不平年啊”老工匠下來后,抿著嘴直搖頭,臉色看起來略微有點不太好。
另外一個工匠則是嘆了口氣:“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遭殃了”
樂山大佛的面部,從雙眼中間以下,有兩條水痕一直延伸到下方旁人興許看不太清楚但向缺能真真切切的看到那水流的源源不斷,從早到晚都沒有干涸,樂山此時的溫度大概三十五六度左右,地面溫度差不多四十度開外了,大佛本就是用巨石鑿成的日頭曬一會伸手摸上去就會發燙,你往上面潑一盆水用不了幾分鐘就會被蒸發干凈,大佛兩眼中的水痕卻流了幾個小時都未曾斷過。
樂山一帶曾有過一個長達千百年的傳聞:“大佛有淚,天下蒼生必有大災”
向缺從身上拿出一包煙,抽出兩根遞給了那兩個老工匠,兩人錯愕的看著他,順手就接了過來,向缺主動給他們點上然后問道;“老人家,看你們剛才修繕的手法,很熟練想必是在這維護大佛有些年頭了吧?”
“有些年頭?呵呵,我從十九歲開始修大佛,到現在有三十五年了,這位老兄弟年頭也不短,二十七八年了吧,這大佛風吹日曬的,樂山這邊氣溫又高趕上下雨的季節雨水又不斷,要是不常修理的話這大佛可就會破損的更嚴重了,我們一是為了工作二也是因為本就是樂山人,可不忍看見海通和尚修的本為是鎮壓水患的大佛一年不如一年,所以沒事就勤過來修補一下,現在年歲大了也不知道還能干幾年了。”
向缺由衷的贊嘆道:“修佛,您二人肯定也能修出個功德無量來”
老工匠呵呵笑道:“談什么功德無量,樂山這一帶的人祖輩對這大佛的感情很深的,要不是海通和尚修了大佛,恐怕我們說不上什么年月早就被江水給淹了,要么就是搬到其他地方去了,要說功德無量得說海通和尚才是”
向缺伸手指著大佛的臉上,詫異的問道:“我看這佛眼中一直有淚痕流出,最近無雨,日頭高照,這天氣可是熱的很呢,可佛上的淚痕怎么一直未干?”
兩個老工匠又是幽幽的嘆了口氣,搖頭說道:“這是要有大災出現了啊,哎,有什么地方不太平了撒”
向缺問道在;“這話是從何說起呢?”
“這是海通和尚替上蒼為世間遭受苦難的人而流的淚呢······”
海通和尚出生于大唐開元初年,十二歲出家拜師得道高僧慧凈,二十四歲時離師游歷天下行遍萬里路后最終來到凌云山上,在這里搭起一間茅屋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