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邊扯綸線回收箭矢,一邊很大聲的嚷嚷著,“我再多試試,射中幾尾魚兒,帶回去讓阿母煮魚湯。”
也讓華雄搖頭苦笑。
這么大聲的嚷嚷,將魚兒都驚回水底了,哪還有機會讓他多試試?
剛想提醒一句,結果被一個老邁沙啞的聲音,給搶了先,“豎子聒噪!老夫的魚兒,都被汝驚走了!”
咦?
此處還有別人?
華雄和王達循著聲音望去,卻見十幾米外的水畔,齊腰高的蘆葦叢中站著位老人家,一手拿著魚竿,一手指著他們呵斥。
難怪了方才沒看到人,原來是他坐著垂釣,被蘆葦給遮住了。
“抱歉!抱歉!”
華雄拱手作禮,朗聲回道:“一時興奮,聲音高了些,打擾到老丈垂釣是我等不對。接下來我等必然噤聲,還請老丈莫要見怪。”
大漢朝以孝悌治天下,尤其尊老。
好歹也是兩世為人,華雄當然不會因為被一聲呵斥就去懟個老人家,從而背上個不尊老得罵名。
而那名老丈,聽到了華雄告罪的話語,眉毛一挑,便撥開蘆葦走過來。
怎么滴?
都賠禮道歉了,還走過來干嘛?
華雄微微皺起了眉毛,也從石頭上跳下來,仔細打量著來人。等老丈走出蘆葦叢,露出全身,華雄的眼睛就瞇了起來。
老人頭發用頭巾裹著,胡須都花白了,臉上也是溝壑縱橫,年紀應該是六旬開外了。
眉目間,一個“川”字尤其明顯,法令紋很深,如同刀斧刻上的一樣。看來是個性情嚴厲而固執的主。
不過這些不是華雄驚訝的原因,而是老人家腰側別著劍和玉玦。
這年頭,頭帶冠、腰側別劍和佩玉玦,是士人們最常見的身份識別。而在羌胡雜居的涼州,以經書傳家的士人并不多。
老丈來到華雄面前,先是上下打量了一番,便捏著胡須,問道:“小子,汝年幾何?可是讀過書?”
這老頭兒,豎子完了又是小子,真夠討人嫌的!
華雄心中不滿的嘟囔了句,嘴上依然很恭敬,回道,“虛歲十三。不曾讀過書,就是跟著鄰里識了幾個字。”
明顯的,老丈眼中閃過一絲精光,腳步圍著華雄來回走動著,“不錯,不錯。年十三便有了如此身高,日后必然是個八尺男兒!”
“咦,竟然還是天生猿臂?!”
旋即,又一聲驚呼,一個箭步向前抓住了華雄手,嘴上嘖嘖稱奇。
嗯,華雄自幼便生得壯實,如今身高已經將近七尺了(漢時一尺大約23厘米)。
這老頭兒有病?
我以后長得多高,猿臂不猿臂,關你什么事!
被老頭兒盯著頭皮發麻的華雄,又忍不住腹誹一句。也不想呆在這里了,直接一個拱手,“多謝夸獎,我等就不打擾老丈垂釣了。”
說完,便撇了王達一眼,示意他收拾東西離開。
反正渭水貫穿了整個冀縣呢!重新找個射魚的地方不難,犯不著跟這個莫名其妙的老頭兒待著,膈應!
但是呢,他才將地上的大魚提起,還沒來得及走呢,身后的老頭兒又是一句呵斥。
“小子站住!”
也讓華雄有些惱怒,也不用尊稱了,直接一句硬邦邦的話語就懟了回去,“汝想做甚?”
“老夫的魚都被嚇跑了,今日無魚湯果腹,爾等一句賠罪就能抵過嗎?”
額.....
真沒見這么強詞奪理的!
好歹也是個士人呢!就不能矜持點身份嗎?
華雄真的羞惱了,剛想開口分辨,卻被一直沒說話的王達給搶了先:“汝個老丈好奸詐!竟然欺負我等年幼,倚老賣老奪我阿兄的魚!”
王達這句話說得太狠了。等于直接指著老頭的鼻子,罵他一大把年紀了還老不修,做出空蒙拐騙少年財物的事情來。
咳....咳.....
當即,老丈就干咳不已,帶著一臉的怒意,咆哮道:“豎子無禮!老夫乃夏育,豈會貪圖汝兩個小兒的一只魚!”
夏育?!
頓時,王達張大了嘴巴。
華雄的眼神,也驚訝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