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育是段熲的麾下,如今被免官貶為庶人;而董卓作為張奐的麾下,如今已經是河東太守,為天子牧守一方的諸侯。
這樣的差異,夏育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
強令華雄學會左右開弓,也是因為有“老夫現在比不過,就讓徒兒以后打臉汝”的心思。妥妥的,老小孩的心態。
好嘛,既然做了別人的徒兒,就得替別人爭口氣。
華雄沒有了拒絕的理由。
而“連珠射”和“落羽方寸”,則是出于夏育“嚴師出高徒”的期待。
連珠射,并不是一下子射出好幾根箭矢。
而是要求華雄將弓術熟能生巧,熟悉一根箭矢射出去后,弓弦的受力反彈規律。能在瞬息之間,再度搭箭射擊,保障前后兩次射出箭矢沒有時間的空隙。
至于“落羽方寸”,那就是類似于“射聲”神技的人弓合一了。
傳說中的“射聲”神技,是指持弓者有敏銳的聽覺和判斷力,方圓百米內只要聽到一絲聲音,就能將手中箭矢射中聲音發出的地方,不差絲毫!
當然了,有這種神射的人,百年也不見得有一個。
所以呢,落羽方寸,就變成了射術精湛者的巔峰追求。
持弓者,往天上射出一支箭矢,確保堅持的落點,在原先畫出來的一寸(約三厘米)范圍之內。
聽起來好像挺簡單的,但能做到的人千里挑一。
一寸范圍,原本就很小。
箭矢騰空而起和掉頭落下的時候,都會受到風力的影響,稍微一丁點飄動,便跳出了范圍之內。
更何況,這還不是勤學苦練就能做到的。
因為風這種東西,每時每刻,都不盡相同。
而是需要持弓者站在平地上,就能洞悉頭頂三十丈的風力;還要保證自己射出的箭矢,沒有偏離預想中的軌道半分!
靠心中的感覺,而不是用眼睛去看!
嗯,做到了這點,也就是人們俗稱的開了“心眼”。
華雄聽完夏育的要求后,滿臉無語。
能做到這點的人,還能算是人么?
應該稱之為妖孽了吧?
妖孽,應該被綁起來,免費送個火葬的!
夏育看到華雄臉上的猶豫,便斜斜撇了一眼,出聲相激,“怎么,身為男兒,這點志氣都沒有嗎!?”
大爺的!
你好歹也是征戰一生的人,這么低劣的激將法也拿得出手!
不過,我承認這很有效...
當即,華雄腹誹不已,然后拱手應諾,豪邁萬分,“還請先生拭目以待,雄一定做到落羽方寸!”
男人,怎么能說不行呢!
干,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