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隱晦的指責華雄做事不以大局為重。大敵當前,不思同心協力共力討賊,竟然還故意去激怒董卓,讓夏育與董卓的矛盾激烈化、明面化。
董卓官職為破虜將軍,是平叛大軍的副將,手中的兵力和皇甫嵩相差無幾。
皇甫嵩不會為了個人對董卓的感官不好,就去提攜華雄讓董卓心中不痛快,將平叛大軍中變成將帥不和的局面,進而影響了戰局。
他是個純粹的士人,更是個優秀的統帥。
胸襟只裝著憂國憂民的情懷,只有報效朝廷的抱負,沒有蠅營狗茍的齷齪。
“回將軍,是。雄當時魯莽行事,慚愧。”
華雄行了個禮,恭聲回道。
這個直接認錯的態度,倒是讓皇甫嵩臉上露出些笑意來。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年輕人嘛,誰沒有點年少輕狂的破事。
再加上夏育都親自開口請托了,他再怎么也得買點面子。
“嗯,以后莫再魯莽便是。既然夏校尉說你頗有勇力與膽識,又正值朝廷用人之際,我就讓你行軍候之職統領麾下五百部曲吧。不過,你畢竟是沒有資歷,貿然領軍候職位,怕是董仲穎有異議。正好叛軍斥候已經在城外出現,你去找點功勛吧。什么時候提二十個首級歸來,就什么時候任職。”
皇甫嵩點了點頭,話是對華雄說的,眼睛卻是看著夏育,“夏校尉,你覺得這樣的安排,可還妥善否?”
“甚好。多謝將軍了。”
夏育二話不說的,就直接幫華雄應下了。
一方面,是他對華雄的武力和射術很有信心。另一方面,則是想著華雄連二十個首級都拿不回來,也沒必要做征戰沙場、封侯拜將的美夢了。
而董卓呢,對皇甫嵩此舉也挺滿意的。
他在行伍中多年,當然知道能選拔出來充當斥候的兵卒都是精銳。華雄這個豎子年紀輕輕,想拿到二十個首級談何容易!
說不定還被反殺了呢!
帶著等著看好戲的心思,他也將華雄這個小人物扔到腦后,忙活著軍務去了。
嗯,皇甫嵩應對叛軍的策略,是先堅守營地消耗叛軍的銳氣。
前來美陽的叛軍主力足足有十余萬,羌種部落多首領也多,邊章與韓遂不可能讓所有人都俯首帖耳的聽從軍令。
只要堅守住營寨一段時間,久攻不下的羌種首領們,就會出現各種不同的意見,出現爭端。
到了那個時候,戰機自然就會出現。
當然了,這些事情華雄操不上心。
他在煩惱著呢!
出來晃蕩半個月,射殺了十七個叛軍斥候,結果名聲也傳出去了。
那些叛軍斥候看到他的時候,不是試圖來殺死他,而是直接調轉馬頭就跑了......
他不能去追,還得趕緊逃離此地。因為馬上的,就會有上百羌騎浩浩蕩蕩的,來到他現在的位置圍剿。
難道為了不在城頭上看風景,我要做出殺良冒功的事情不成?
在戰馬上顛簸的華雄,有些苦惱思緒著。
然后被羌人部曲給打斷了,“軍候,有一隊人馬吊在我們后面兩刻鐘了,好像是郭汜的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