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筑墻是保護自己的生存,廣積糧是給自己留后路。
對于“高筑墻,廣積糧”的謀慮,華雄一直都很崇尚。尤其是,老天爺讓他生存在西涼這種邊陲之地。
他勸動張都尉和杜軍候后,還特地跑去給夏育他們說了一聲。
夏育對此到沒什么意見,一生殺伐果決的他,直接說他自己的宗族子弟和部曲,華雄可以隨意調動就完事了。
蓋勛默然以對。
在他的信念中,這種事是不應該做的。
然而,仰慕他名聲而前來依附的黔首百姓,已經超過了千人,都趕上不大不小的村落了。否決了華雄的提議,就是將這些黔首送上死路。
最終,他只是幽幽嘆息了聲,便轉身離去。
來了個既不贊同,也不反對。
而閻忠呢,則是大加贊賞,拍案叫好。
夸了一番華雄好心計后,還交代了聲,讓一直跟著身邊受學的本家子侄閻溫,回去帶些私兵來武山相助。
西縣閻家,還是頗有實力的。
這個意外之喜,讓華雄的腦海里多了道亮光。
他突然覺得,自己好像可以借此機會,和本地豪強的子弟架起更牢固的橋梁。
畢竟,除了志同道合外,也就一起去做些不可告人的事情,更能深化相互之間的情分了。
至于怎么說出口嘛,好像過幾天,就是趙昂的婚事了......
想到就做到,他先去和龐德商議了一番,然后就準備著給趙昂的隨禮。
嗯,他雖然很敬佩劉邦的豐功偉績,但是學不來這個老流氓吃喜宴的時候,一個銅錢都沒帶去就膽敢自稱獻“賀錢一萬”。
天公作美,趙昂婚事的那天,難得沒有春雨連綿。
華雄帶著王達等人少年,鮮衣怒馬的往冀縣而去,沿路看綠意蔥茸,心情還挺美麗的。
結果呢,出了塢堡不到兩里路,身后就傳來一陣馬蹄聲。
扭頭一看,竟然不下于五百之數!
而且都是羌騎!
哦,不對,為首一人的打扮是漢家子。
隨風飄揚的三縷長須,昭示著他的年紀早就過了三旬。
端坐在馬背上,依然可以看出他身體的洪大,身長至少在八尺以上,和華雄現在都差不多了。尤其是他的面相,很特別。
額頭飽滿,眉濃密而目深邃,方口之上,鼻子猶如懸膽,雄厚異常。
在對讖語深信不疑的大漢風氣中,這幅面相會被人認為是,他是要成就一番大事的!
而華雄聽完他的名字后,心中也肯定了這個說法。
馬壽成,就是個做大事的!
咳咳!
為首之人就是馬騰。
他祖籍在右扶風,但他先父在西涼為官,后失官就留居隴西,娶羌女為妻生下了他。漢家黔首娶羌女為妻,同樣的理由就一個字:窮!
馬騰也是如此,年青時還淪落到跑去山中當樵夫,來養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