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種心若死灰的觖望,也是讓人看了,心中久久不能釋懷的眼神。
尤其是,華雄路過的時候,還特地抽空跑去武山塢堡。
被夏育和蓋勛訓了一頓,讓他要忠貞報國、在沙場上盡力討賊。這兩個對漢室朝廷忠心值滿滿的人,就差沒說出“死不旋踵”的話語了。
嗯,華雄是拍著胸口應諾的。
因為良心早就被狗吃了,所以拍了也不覺得疼。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他就更加堅信自己的想法,還伺機給姜敘和隨征的羌人們灌輸私貨。
比如對姜敘是這么說的:伯奕啊,你看冀縣如今那么亂,要不你就勸說下家人,搬去西縣定居吧!對了,記得把親友故交啊,三姑六婆啊,能帶上的也都帶上。
好嘛,他這是想起了,姜敘有一個表兄弟叫楊阜,字義山,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而對羌人們是這么感慨的。
你們看到此地的狼藉沒有?
這種事情,你們也不想自己遇上吧?
放心!只要有我華雄在西縣一天,就絕對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
有對比,就有說服力。
此情此景之下,姜敘和羌人們都挺感動的,覺得華雄貌似還挺靠譜的。
而等華雄到了太守府報道之后,他們就更加堅定了這個想法。
華雄加官了!
對,是加官,不是升遷。
去年年末的時候,耿鄙和傅燮都將西縣弓箭社的事情,上表給朝廷;也都肯定了這個構思對涼州局勢大有裨益。還加了一筆,西縣的政績在漢陽郡屬第一。
天子劉宏看完了以后,大悅開顏。
還將上表文書,讓朝中百官傳閱了。以此來證明,當初自己不顧所有人反對,不拘一格提拔華雄為縣令,是多么的英明!
然后就大手一揮,給華雄加上了個別部司馬的官職,隸屬于大將軍何進的名下。
【注:《后漢書·百官一》中記載,“大將軍營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軍司馬一人,比千石。其不置校尉部,但軍司馬一人。其別營領屬為別部司馬,其兵多少各隨時宜。”】
也就是說,天子劉宏是給華雄一個空頭名義,沒有派遣將士給他當麾下。至于他要統轄多少兵力,就看他從弓箭社里,能訓練出多少合格的將士了。
朝中百官對此,都沒有反對的意見。
不是沒有匱乏了犯言直諫的骨氣,而是華雄的功勞,是傅燮上表的。
傅燮的官聲和為人,在朝中太響亮了!
出來任職漢陽太守之前,每當三公有缺的時候,百官們都一致認為他是最適合的補缺人選。只可惜他得罪了宦官,不能升遷上去而已。
華雄從太守府小吏的手中接過印綬,一臉的平靜,不喜不悲。
也讓傅燮蹙起了眉毛。
“狩元,天子隆恩,你怎么半點感激之色沒有!”
華雄抬起頭,看著滿臉憔悴的傅燮,輕輕謂之,“回太守,雄來冀縣,沿途看了太多悲歡離合,導致心中郁郁,無法釋懷。”
傅燮默然。
的確,一人之喜,哪能抵消漢陽郡內的無數家哭泣!
半晌之后,他才深深的嘆息出聲,“唉,我輩士人,為人行事,但求無愧于心。你回去備戰吧。嗯,戰場上多個心眼,你在西縣賣馬籌糧之事,耿刺史還記得。”
咦,耿鄙要對我玩伎倆嗎?
華雄聞言,就瞇起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