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船北馬。
在騎兵稱雄的年代,數千羌騎席卷而來的威勢,的確令人震撼不已。
華雄站在營寨高處,看著愈來愈近的叛軍,又轉頭看著己方兵卒們在姜敘和尹奉竭力嘶吼下,搬運弩箭和灑下蒺藜等備戰,不由心頭上有些無奈。
他是真不打算和叛軍起沖突的啊!
本來嘛,他就想在牧苑看半個月或者二十天的風景,等韓遂圍攻隴西郡、耿鄙去救援的時候,他就可以趁亂撤回西縣了。
尤其是,既然知道了耿鄙必敗,為何還要將自己好不容易拉攏的人馬,給損耗在這里呢?
打贏了沒什么好處,輸了自己傷筋動骨,說不定把命都交代了。
多吃虧啊!
哪料到渝中城的叛軍不光來了,還是傾巢而出!
真他大爺的了!
當然了,抱怨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他得到游騎斥候傳回來的消息,就讓眾人積極備戰,自己也在琢磨著如何應對。
這是他第一次排兵布陣。
之前跟著張都尉去截殺宋揚和百騎救畜官,要么是當個執行者,要么是取巧的小打小鬧。這一次,才真正算得上是戰爭。
而且,他還是退無可退的那種。
當初杜縣尉選擇營地的時候,就非常完美的,執行了他的要求:背山、有水源,最好是個易守難攻的死葫蘆地形。
為了讓叛軍覺得攻破營寨的代價太大,他就能安穩度過大半個月的時間了。
結果呢,叛軍在山坳前方一堵,他想跑都跑不了。
真是自作孽,不可活也!
華雄現在很想,給自己一個大嘴巴子。
“華小子,真不用弄些山石,給堵住營寨門口嗎?”
一句刻意壓低的聲音,打斷了華雄的怨天尤人。
是杜縣尉。
他的臉龐上,已經沒有以前的玩世不恭,取而代之的是凝重和嚴肅。心大如他,都被即將開始戰事給熏染了。
因為此戰己方的劣勢太明顯。
是的,杜縣尉這個老行伍對比敵我實力過后,覺得沒有奇跡出現的話,己方必敗無疑。
其一,是華雄沒有援軍。
駐軍在平襄城的馬騰,只有三千將士。
想出來救援策應,也至少要留下一千兵卒守城。
而區區兩千人馬,叛軍分出一半兵力去攔截,就能讓他難于突破。
畢竟他再怎么盡心盡力,也不敢為了華雄,將平襄城和自己麾下將士的性命,都孤注一擲不是?
至于耿鄙,就算了吧。
他派華雄來牧苑,就是存著居心不良。不到四月份,他是不會率領大軍而來的。
其二,則是華雄落下的營寨,是倉促間建立的,十分簡陋。
雖然此地山坳,地勢是斜斜向上的,能給叛軍來攻帶來不少麻煩。
但營寨的防御工事,就有三重鹿角和拒馬、用木頭綁在一起的柵欄。沒有檑木、床弩等強大殺傷力的威懾,叛軍沖上來了就直接開啟短兵白刃戰。
這種以硬碰硬的廝殺,沒有取巧的可能,對方完全可以用人數堆死華雄。
是故,杜縣尉的建議,是趁著叛軍剛到,忙著落下營寨和查勘地形,沒有發起大規模進攻的時候,讓兵卒們從兩側山脈取些石頭,將營寨門加固一下。
雖然給叛軍帶來不了多大麻煩,但總歸于聊勝于無吧。
“不用了。”
華雄也壓低了聲音,“杜痞子,我們用山石堵路,是能給叛軍帶來些麻煩,但也把騎兵沖出去的路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