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他提起屠刀,將世家豪強們給屠了。
嗯,這個辦法,就在他腦海里一閃,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強征世家豪強的糧食,必然會激起他們同仇敵愾的反抗,到時候他王國的所有地盤都會變得烽火遍地,得不償失!
而西縣是有上萬戶的大縣,還產鹽。
打下來了以后,就可以通過和武都郡的氐人部落、或者是廣漢屬國(后來的陰平郡)的羌氐部落交易獲得糧食。甚至還能以利誘這些羌氐,一起將武都郡也給納入囊中!
對!
無論從哪一方面考慮,西縣都必須捏著自己的手中!
王國召集了麾下將佐,將漢陽郡南部的地圖展開,讓所有人一起群策群力,商議出一個完美的計劃來。
眾人一開始,都面面相窺無語。
一個小吏,倒是提出了一個想法:誘敵出戰!
他建議王國率兵去攻打夏育所在的武山塢堡。因為夏育是華雄的先生,華雄得知消息后,必然率軍前來救。
如此一來,就能將西縣的兵馬,引誘入圈套中,一舉殲滅!
進而,將西縣順利納入囊中!
這個建議,王國一聽就臉黑黑的,不經過其他人談論就否定了。
計謀是好計謀,但是不能用。
不怕夏育之前征戰沙場的赫赫之名,也不是沒有把握攻破;而是之前的漢陽太守蓋勛,隱居在夏育的塢堡里呢!
去攻打塢堡,蓋勛難道會袖手旁觀?
攻破了塢堡,夏育戰死了,蓋勛難道會獨自從戰場上逃命?
難道蓋勛的氣節,比傅燮差了不成!
王國甚至想到了前去攻打的結果:夏育和蓋勛因寡不敵眾,不屈戰死!塢堡在攻破之際,存糧被燒光!
讓他一無所有,還背上殺害蓋勛的罵名。
何苦來哉?
尤其是,這種罵名,他已經背負不起了。
也不敢去背了。
傅燮壯烈戰歿,讓北地郡的那幾千羌胡,連戰利品都顧不上拿,自發護送遺體回去!
而蓋勛先任職漢陽郡長史,后任職太守,仁義之名在漢陽郡傳揚了十數年!殺了這種人,他王國不用談及什么雄心壯志了,坐等眾叛親離吧!
畢竟當年的狐盤之戰,句就種部落羌人首領滇吾都不敢殺了蓋勛,將他綁了一路護送回冀縣呢!
他王國,連羌人首領滇吾都不如,怎么能得到別人的擁護呢?
唉,只能強攻了。
王國思來想去,又看著麾下一片默然,便無奈的在心里嘆了口氣。用手指敲著四門道的位置,陷入了沉吟。
其實呢,也沒有好沉吟的。
西縣地處漢陽郡最南邊,只有三條路能通行,分別是四門道、貓眼峽和木門道。
其中,貓眼峽就不要考慮了。
那條路臨行軍都難,更別說運送攻城器械和糧秣。
最為寬敞的木門道,就是大軍前往的最佳選擇。
不過呢,王國覺得四門道雖然崎嶇了點,倒是可以派偏師去試試運氣。尤其是,他突然想起了,前幾年在冀縣同族嫁女的時候,他還送去了賀禮。
這個同族的女兒喚做王異,嫁給了冀縣趙昂。
剛好,趙昂就是四門道的守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