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好了,以后都不準我離開嗎?”望著蘇文箏不舍的眼神,姜瑜曼開了個玩笑、
蘇文箏微微一愣。
當時都是半開玩笑半認真說的,姜瑜曼難道還真的這么想?、
她眼神傳達出來的信息太明顯,
姜瑜曼認真解釋:“哪怕我有別的打算,我也從來沒有想過放棄這個職位。”
聽了這話,又見她神色認真,蘇文箏終于確認她不是開玩笑。
深呼吸一口氣,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二十二師文工團的編劇,永遠只有你。”
兩人相視一笑。
接下來兩天,各地都下起了連綿小雨,一直到眾人落腳京城,空氣里都還帶著濕潤。
到家當天,一等功臣之家的牌匾就大張旗鼓送到了傅家,以前那些喜歡說風涼話的人家,通通被堵上了嘴。
自蒙冤下鄉以來,這是傅望山第一次回到闊別已久的家。
他在院里久久駐足,摩挲著牌匾上的文字,欣慰與驕傲齊齊涌上心頭。
兒女小時候的畫面還歷歷在目,轉眼之間,孩子們長大了,還有了不亞于自已的成就。
這種成就感與自豪感,比他自已升遷來的更猛烈。
傅母猜到丈夫的想法,也沒去打擾他,自顧自忙著自已的事情,讓他默默消化。
……
家里房間多,秦東凌也喜歡上了熱鬧,便和孫實甫一起住進了傅家,三個老人每天圍著小熠轉。
沒了后顧之憂,姜瑜曼和傅海棠一頭扎進總政治部,為文藝匯演做準備。
總軍區匯演在即,大家都想呈現最完美的效果,成天摳細節,枯燥又乏味。
但這樣的機會也是她們努力爭取來的。
女兵們可以為了一個小動作練了又練,哪怕汗水把衣服濕透,也不放棄。
姜瑜曼回來的時間越來越晚,這天踏著夜色進門,發現卓政委和大兒媳婦還有孫女居然都在。
“這么晚了才回家,小曼最近真是辛苦了。”看著她進門,卓政委轉頭和秦東凌道。
秦東凌點點頭,問:“吃飯了沒?”
“吃了,卓叔叔和嫂子來了?”姜瑜曼在院中洗手,順帶著和卓政委兩人打招呼。
“這孩子,”卓政委很無奈,“都說了讓你叫干爹,還這么見外叫叔叔。”
原本待在爸爸懷里的傅斯熠,聽見媽媽的動靜,掙扎著要下地,賴在她懷里撒嬌。
“你們家小熠長得好,性格也好,”卓大嫂感嘆:“我家那兩個大的,小時候就不樂意待人懷里。”
從倪薇的事情發生后,卓政委的精氣神都不好了。
卓云起又經常不在家,卓大嫂為了盡子女責任,除了在軍部,其余時候都跟著。
姜瑜曼對這位熱心腸的嫂子感觀也不錯,“他就是三分鐘熱度,等會兒就要鬧著掙脫。”
知子莫若母,果不其然,小熠稀罕夠了,就不愿意待在大人懷里了,在客廳里跑來跑去。
扎著小辮子的柚柚坐在幾個大人中間,望著小熠跑來跑去。
哪怕是姜瑜曼,都不得不感嘆,這就是女孩和男孩的區別。
“小熠還好,應該沒有我家那兩個大的那么鬧騰。”似乎是看出姜瑜曼的想法,卓大嫂安慰了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