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這才結伴往外走,在大門口的休息室和張老二幾人碰了頭,就準備回縣城客棧了。
金寶和羅福安兩人都是大咧咧的性格,傷春悲秋只有那么一小會兒,在回去的路上就已經滿血復活,又開始嘀咕起午飯要吃啥,看得金寶爹和羅父哭笑不得,剛才還想著怎么安慰倆孩子呢,得,這下用不上了。
吃完午飯后,張平安和劉盛遠作為學習最好的兩個人,商量后提議下午的時間先練習律賦和作詩,哪怕先做幾首備用也好,這樣起碼考試時能有點思路,不至于大腦一片空白。
金寶爹看幾個孩子讀書辛苦,還特意去買了燒雞和點心回來給孩子們吃。
一晃眼到了第二天,眾人起早趕車去青松書院參加考試,流程和在白鹿書院差不多,但是氛圍讓眾人更自在,張平安想,用前世的話說應該是這兩家書院更接地氣,所以大家沒那么拘束。
不知不覺四天過去,所有考試都考完了,白鹿書院,青松書院,文竹書院的考試結果都已經出來了,現在只剩最后考的金桂書院還沒出成績。
五人中目前只有張平安和劉盛遠被青松書院錄取,還是吊車尾,其余三人都沒有上榜,金寶知道結果的當天就哭了半個時辰,不能接受和好兄弟平安分開的這個結果。
羅福貴也滿臉郁郁之色,羅福安倒還好,他知道自己水平一般,權當試試罷了。
張平安和劉盛遠雖然對白鹿書院很向往,但是競爭這么激烈,心里也清楚,能夠考上青松書院就已經很不錯了。
張老二和劉父心里也是滿意的,但是其他幾人都沒有上榜,也不好表現的太開心。
羅父提議道:“不如我們今天晚上找個館子好好吃一頓,明天就要回去了,好不容易來一趟縣城,不管結果如何也該犒勞犒勞孩子們。”
劉父點頭道:“是該這樣,今天我來做東,之前都是你們幾位在請客,還給孩子們買了這么多吃的,今天無論如何該輪到我了。”
劉父是一個不喜歡欠別人人情的人,隨著幾個孩子在不同的書院讀書,以后彼此交際只會越來越少,最后這次請客只當還禮了。
張老二幾人看劉父說的真誠,便在街邊找了一個普通的羊肉館子坐下,點了個鍋子和幾樣小菜,估摸拋費在一二百文。
眾人在鄉下都是很少下館子的,這幾天趕著考試,也只是在客棧對付一下,第一次在縣城下館子吃羊肉鍋還感到挺新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