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倒沒什么,家里有出息的后輩是好事,都挺開心,張氏還特意交待大兒媳李氏專門在堂屋擺了兩桌,就自家人一起吃頓飯,算是慶賀了。
在席上張氏面上沒什么,等吃完飯的時候卻單獨把張平安叫到臥房,在衣柜里摳了半天摳了五兩銀子出來,放到張平安手里,淡淡道:“拿著,咱們家就是普通人家,也沒什么太厚的家底兒,這五兩銀子你拿去給你爹,算是家里給你湊的束脩,別告訴其他人,去了學堂好好讀,只有讀書才能出息”。
“奶,這個我不能要,您和我爺平時還要吃用呢,銀子你們自己留著傍身,我爹那里都有給我準備好,您不用操心的”,張平安把銀子放回去。
“給你你就拿著”,張氏把銀子重新放回張平安手里,瞪眼說道:“我和你爺都是黃土埋脖子的人了,能吃得了多少,喝得了多少,說不定哪天就去了,要這些銀子有啥用?唉!我這一輩子是稀里糊涂過完了,你還年輕著呢,多讀書多見世面,才能出息,這日子才能過得有滋味。”
說完后就強勢的把張平安推出去,關上門。
張平安回身愣愣的看著房門,一時間思緒萬千,在張平安心目中,奶奶張氏從來都是強勢的,高大的,做事也不近人情,還喜歡抽煙喝酒,和村里的女人都不一樣,但是現在的張氏也只是一個快到花甲之年的老人而已。
馬氏一直盯著正屋,一猜就知道老婆子肯定給了二房銀子,但是這幾年家里種藥材全倚靠二房,馬氏也不傻,現在鬧開了對三房沒什么好處,即使牙根咬的發酸也沒有蹦出來,索性把東廂門一關,眼不見為凈。
張老二知道自家老娘給了兒子銀子沒說什么,只點點頭道:“給你的銀子你自己好好收著,到時候去了縣城,看需要什么你自己添置。”
從家里孩子們讀書開始,張老二就發現了,張氏喜歡讀書人,尤其是有出息的讀書人,所以這幾年在幾個孫輩中對張平安格外關注幾分,張老二也覺得格外長臉。
徐氏也驕傲的很,笑道:“咱兒子就是出息!”
張老二看現在人都在,索性把后面的打算也接著說了:“等過幾天我帶你們去縣城一趟,咱們在縣城青松書院旁邊租個宅子,不用特別大,舒適干凈就行,到時候也能幫兒子洗洗衣服做做飯什么的。我呢,就兩邊跑,倒騰藥材,順便看看有沒有什么新的行當能做。”
徐氏驚訝道:“孩子他爹,咱還真去縣城啊。”
徐氏一輩子只在村里鎮上兩邊來回過,突然要去縣城生活,除了一丟丟興奮外更多的是驚慌。
“嗯,讓兒子一個人去縣城讀書我不放心,但是他前程重要,咱們不能耽誤了他,咱全家一起去縣城是最好的,我還是那句話,以后他讀到哪里我們就跟到哪里”,張老二目光堅定道。
徐氏是典型的出嫁從夫,家里大事都是聽張老二的,既然當家的已經做了決定,“那四丫幾個呢?四丫已經快滿14了,就這一年多得說人家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