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安心想應該是讀書人拉不下臉面來討價還價吧!
一碗熱騰騰的羊雜湯下肚,整個人都暖和起來了。
幾人接著往書院走去,沿途竟然還碰到了李明軒,雖然臉色看著有點蒼白,但是精神還不錯。
兩人遇到后,張平安先打了個招呼,李明軒也停下腳步回禮,雖還是神色淡淡的,但是張平安也不介意,李明軒估計就是這種性格。
劉盛遠有點好奇:“這是誰呀?你還認識在白鹿書院上學的學子嗎?”
張平安沒有多說,點點頭道:“不算太熟,是鄰居。”
聽到是鄰居,劉盛遠“噢”一聲沒有再問了,三人趕往校場準備跟蕭逸飛匯合。
白鹿書院的校場很大,四家書院合在一起大概也只有400多名學子,所以并沒有出現張平安想象中人潮擁擠的樣子。
蕭逸飛是個大高個,很好找,幾人碰面后找了個位置坐下。
“我還以為四家書院合在一起會有很多人呢,當時考書院的時候我記得報名人還挺多的”,張平安好奇道。
劉盛遠也很好奇,幾人中唯一能解惑的估計也只有蕭逸飛了。
蕭逸飛解釋道:“當時考書院的時候大家都想在前面報名考,早點知道結果,所以前三輪考試人很多,其實等到后面幾輪的時候,就沒什么人考試了,而且在書院讀了幾年的學子最后結果分兩種,一種是取得了童生或者秀才功名去了縣學和府學,一種是直接退學自己自學或者謀生計,所以四家書院的學子總數基本上也就保持在四百人左右”。
張平安和劉盛遠點點頭,心里清楚了。
“張平安,張金寶,劉盛遠”,旁邊突然傳來喊聲。
幾人回頭一看,竟然是在金桂書院上學的羅福貴。半年不見,羅福貴長高了不少,而且看著比以前更成熟了,神色也更堅毅,應當是在金桂書院收獲了不少。
“羅福貴,好久不見了,你在金桂書院過得怎么樣啊?”張平安幾人驚喜不已,走上前打招呼道。
羅福貴笑道:“過得還行,我在書院學到了不少東西。”
眾人寒暄了一陣后,大比開始了,羅福貴的同窗也在旁邊催促,幾人無奈道別分開,約了等一下中午一起吃飯,然后各自回到各自書院的地盤,準備比試。
最先開始的是禮樂部分,張平安和金寶都報的長笛,和著古箏和古琴一起吹奏,很像那么回事兒,蕭逸飛其實都不怎么會,只是做做樣子,但是閉著眼睛搖頭晃腦的,演得還挺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