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完全準確,但是肯定比張平安和劉盛遠這兩個鄉下出身的窮學子要強的多。
古代信息比較滯后,很多邸報傳過來的時間已經是幾個月前的事情,比如有一封邸報上面寫的是“己亥末,庚子春,晉地大疫,染者數萬”,等傳到鄂州府這邊可能疫情都已經結束了。
張平安這才知道現在的皇帝已經50多歲,年紀很大了,但是人老心不老,每隔三年都在選秀,現在后宮充盈,生了二十幾位皇子,太子是李皇后所出,現在已經三十多了,都當爺爺了。
其他成年的皇子各自有各自的封地,比如鄂州府就是六皇子的封地,據此推斷,這個六皇子應該還挺得圣心,不然也不會劃到魚米之鄉。
北方少數民族以韃靼人和女真人勢力最大,每隔一兩年都要南下打草谷,好在只是小范圍侵襲,北方有魏家軍坐鎮,成不了氣候。
把四書五經的名言名句重新加強一遍后,林夫子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邸報的情況,編寫了五十道有可能會考的截搭題,相當于是在押題了。
科舉考試的最終目的是為國家篩選人才,所以每年的考試也會有相關的熱點題,其中截搭題最容易出現,而且也是難度最大的。
上一屆府試中曾經考的題目就有“周唐外重內輕,秦魏外輕內重各有得論”。表面看是在論史,其實是在討論藩鎮問題,
專心學習的日子一晃而過,轉眼來到四月份,馬上就要去府城考試了。
這一晚李明軒罕見的帶著李母到張家做客,李母還提了兩條肉兩包點心,徐氏雖然詫異,還是先給兩人倒了茶,坐下來說話。
李母溫聲開口道:“打擾了,咱們兩家做了這么久的鄰居,礙于身份我一直沒有上門拜訪,實在失禮。”
說話文縐縐的,徐氏接不來,她是個急性子,直接開口問道:“是有什么事情要幫忙嗎,可以直接說,能幫我們肯定會幫,我這人鄉下過來的,也不會說話”。
李母梗了一下,李明軒接道:“是這樣的,伯母,我和令郎這次四月份都要去府城考試,但是我家里只有我母親,我爹已經去世了,也沒有相熟的長輩,所以想和你們家結伴而行,不知道可不可以?當然,食宿方面我都會自理的,不需要你們操心。”
“這……”徐氏有點猶豫,她也不能當家做主,“這…我當家的今天不在,回鎮上了,要不我明天給你們回個話,你們看成嗎”?
“行,麻煩了”,李母道謝。
“嗨,這有什么的啊,這些肉啊還有點心你們都拿回去自己吃吧,我們家都有,別破費了”,事情還不知道成不成,徐氏不想收別人這么貴重的禮。
但是李母和李明軒堅決不要,道:“哪有送出來的禮又拿回去的道理。”
說完便回去了。
張平安在書房里做功課,院里的對話都聽到了,也能猜到隔壁的難處,估計不是沒有相熟的長輩,而是和本家關系惡劣才對,在這個宗族社會不可能沒有親戚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