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劉盛遠和李明軒也出考場后,眾人才一起回客棧,剛吃完晚飯,林俊輝就差人來說明日中午請眾人在鴻順樓吃飯,算是考完之后犒勞犒勞眾人,也方便交流一下考試的心得,反復叮囑了讓家里長輩一起來。
放榜要在三天后,這三天張平安想在府城和其他學問優異的學子探討探討功課,也了解一下各縣的情況,鄂州府底下有13個縣,各縣的風土人情也不太一樣,多了解沒有壞處。
第二日早上張平安本來還想多睡一會兒的,但是長期以來的作息習慣已經養成,想睡也睡不了,剛過卯時就醒了,窗戶外面淅淅瀝瀝的還在下小雨。
張平安干脆起身準備到外面走走,這時候外面已經有擺攤的小販開始吆喝了,不管下雨還是下雪,普通老百姓是歇不了的,每天都在愁第二天的飯食在哪里。
誰知到了外面才發現劉盛遠,李明軒等人都已經起來了,看來大家心情都差不多。
“沒想到大家都起得這么早,要不我們一道去外面走走吧,正好吃個早飯”,劉盛遠提議道。
張平安也正有這個打算,聞言笑道:“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出去走走挺好。”
李明軒沒有作聲,但是轉身回房拿了油紙傘,顯然也愿意跟著一道出去。
于是張平安和自家老爹打了招呼后,跟著劉盛遠、李明軒兩人一道出了客棧。
剛走出大門,春日的冷風一吹讓人不禁覺得涼颼颼的,人瞬間完全清醒了。
三人沿著石板路慢悠悠地一直往前走,路邊有賣包子的,賣餛飩的,炸油條的,豆漿的,一應俱全,但是幾人暫時都還沒有吃飯的胃口。一路只是走走停停,看看府城的街道布局和眾生百態,前幾日都忙著考試,根本無暇真正逛一逛府城。
張平安邊走邊笑道:“春日的冷風真正提神醒腦,剛剛在客棧還有點迷糊,現下完全清醒了,府城確實比咱們縣城熱鬧不少,街道也更寬闊,不過這吃食沒咱們縣城實在,包子油條個個做的精巧不少”。
劉盛遠點頭附和:“府城米貴,居大不易。”
李明軒也在一旁接話,淡淡道:“府城都還不算什么,等到了省里更貴,我父親當年考舉人的時候,趕考一次來往的路費花銷至少也得三十兩往上,不是普通老百姓能負擔得起的,所以如果能僥幸得中秀才的話,后面就得想辦法賺錢了,不然根本沒辦法繼續考試”。
劉盛遠饒是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仍然咋舌不已:“實在太貴了,一次能中的人少之又少,考兩三次一點兒也不出奇,照這樣說,那普通學子不得傾家蕩產的才能去考試”?
張平安搖搖頭:“也不一定,在書院的時候我聽林俊輝說過,有很多家境貧寒的學子會選擇娶商戶女,商戶也愿意和有學問的讀書人結親,算是一種投資吧!”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李明軒道。
三人走到一處橋邊時,找了一家看起來干凈一些的面館各自點了一碗面吃了,看著忙碌的店小二,張平安不由想到了曾經的玩伴兼同窗劉水生,“不知道水生現在在府城過得怎么樣,聽我爹娘說他在府城找了一家糧店做事,這兩天得空了,咱們可以去看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