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那個熟悉的劉水生,成熟都是裝出來的。
三兩句話的功夫眾人大半年不見的隔閡就完全消除了,劉水生道:“你們等我一會兒,我去跟我師傅告個假,我帶你們逛逛,中午咱們一起吃個飯”。
“好,”張平安點頭應道。
順便觀察了一下這家盛興米行,據說是城東最大的米行,店里面確實有很多種品類,除了本地的橋米,還有從北方和南方運過來的粟米和粳米等等,還有各種豆子,香菇等干貨,價格竟然和縣里差不多。
不一會兒劉水生就從后院出來了,“咱們走吧,我和我師傅說好了”。
“看來你師傅對你還不錯”,出了大門走遠后,張平安道,這時代做學徒很辛苦,師父動輒打罵都正常,一年到頭難得有假期,就是一個“熬”字,熬出頭就好了。
劉水生嘿嘿笑道:“是我大哥特意給我找的的門路,這個師傅以前受過我大哥的恩惠,幫過他一些忙,所以對我還不錯,何況我還讀過幾年書,認得不少字,平時在庫房和賬房都能幫忙跑跑腿兒打打下手,所以在店里過得還成。”
劉盛遠聽劉水生這么一說,放心不少,“水生哥,之前聽說做學徒很苦,我還怕你在府城過得不好,這樣說我就放心了”。
劉水生大大咧咧的:“我是誰啊,你們放心吧,我在哪都能過得很好,倒是你們,府試考得怎么樣啊?后天要放榜了吧?”
“嗯,對,后天放榜,反正我感覺我考的還行,等后天看結果吧,現在想再多也沒用”,張平安現在心態很平和。
“行,那我帶你們逛逛吧,城南集市賣的東西又便宜又好,吃的用的什么都有,可以帶一些回去給家里人”,劉水生說完叫了一輛板車,然后才給兩人解惑:“城南集市過去挺遠的,而且那邊的路不好,雖說今天沒下雨,但是到處都是水洼,別把鞋打濕了,叫個板車又便宜又方便”。
所謂的板車和騾車沒有什么區別,只不過前面是人拉而已,也沒有棚,可以拉人也可以拉貨。
約莫兩刻鐘就到了城南,城南應該就是府城的貧民窟了,地上到處都是坑坑洼洼的,房子也更低矮破舊,才四月的天,甚至還有很多小孩兒穿的草鞋,連雙襪子都沒有,墻根處傳來一陣陣尿騷味兒。
劉水生介紹道:“別看這里破破爛爛的,但是有幾家吃食果子很不錯,還有自家染的土布,熬的糖塊這些也便宜,城南再往外就是郊區了,所以這里的老百姓日子過得比城里艱難。”
在繞過兩條巷子后,是一片寬闊的空地,密密麻麻擺了不少攤子,衣食住行什么都有,張平安逛了一圈后,發現確實比縣城便宜不少,東西也不錯,都是自家手藝,在府城算不得精細,但是放到縣城和鄉下很夠看了。
最后買了幾壇子鄂州老酒,幾匹棉布,還有紅糖塊,糕點等等,甚至還淘到了幾張不錯的皮子和獵戶自制的驅蟲藥粉,到時候冬天可以做皮襖或者皮靴穿。
劉盛遠買的少一些,他家一直都是爹娘負責置辦東西,加上家里人少,也沒什么親戚,只買了一些吃食回去。
買的東西多,只好又叫了一輛板車一起先拉回客棧,然后三人才找了一處館子吃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