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準備的席面還算不錯,有雞有鴨,有魚有肉,還有米酒。
在席上,眾人又彼此認識了一番,這位名叫杜磊的學子今年剛剛弱冠年華,成親四載,孩子都有兩個了,本來準備今年如果再考不中的話就不再科舉的。
“今年算是我運道好,有不少學子考舍漏雨,不然估計我上榜也懸,現在總算有了童生功名,在鄉下生活足夠了,等生活富裕一些再考慮是否要考院試吧”,杜磊溫聲道,能中童生他已經很滿意了。
“唉,都是家里耽誤了你,你8歲才開蒙,夫子早就說你有讀書的天賦,無奈家里沒有銀錢給你找更好的老師,這才蹉跎到現在”,杜大哥說著說著就哽咽了。
“大哥你說啥呢?我天賦其實很一般,府城人才濟濟,比我聰慧的人不知凡幾,能中童生我已經很滿足了,”杜磊笑道,“來,來,大家舉杯,我們這下也算是同年了,只談高興的事情。”
人逢喜事精神爽,一頓飯大家吃的都很開心,張平安尤其欣賞杜磊豁達樂觀的心性。
一頓飯吃完后,大家都開始收拾包袱準備回去了,去看榜的學子也都回了,同福客棧除了報喜的四人外再沒有其他人中榜了。
楊夫子這幾日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下午的時候才回客棧,通知眾人明日辰時回縣里,剛才已經先行去跟林俊輝他們說過了,大家還是在城門口集合。
收拾完包裹后,眾人又出去逛了一會兒,張平安用自己手里的錢給自家老爹買了一雙牛皮短靴。
張老二經常往返縣城和村里,走路多,很費鞋。牛皮靴穿著舒服,還能防水。
給徐氏買了一副金丁香,自從當初把銀丁香給了大丫以后,徐氏就沒有耳飾戴了,雖說家里這幾年條件好了,但是張老二和徐氏都不在意這些,也沒想過再買,今年徐氏就已經滿四十了,在古代已經屬于老人范疇,張平安想給自家老娘補上。
給幾個姐姐一人帶了一朵絨花,還給張老頭和張氏買了新的煙絲,給姥爺姥娘買了新的簪子,只把手里的錢花干凈了才罷手。
劉三郎則給幾個孩子買了吃的玩兒的,還偷偷摸摸買了兩個銀戒指,想也知道是給誰的。
劉父和劉盛遠之間的氣氛不算好,父子二人走在一起也不說話,東西就隨便買了一點。
倒是李明軒買了不少吃的用的實在東西,掌柜退的房費有幾百文,對他來說不是一筆小錢了。
一夜好眠!
第二日竟然還出了太陽,是個好天氣。
眾人在城門口集合,彼此交流一番才知道林俊輝竟然是本次府試的案首,那就是板上釘釘的秀才了,就連愛裝腔作勢的譚耀麒也中了,還是府試第二十五名,名次排在張平安前面,倒真的讓張平安刮目相看。
這次青松書院來了七人,就有四人上榜,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了。
楊夫子看人都到齊了,喊道:“還是老規矩,我打頭,林俊輝你墊后,咱們出發!”
幾輛車子慢悠悠開始往城外走去,不同于來時的心情,回去的路上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劉三郎出城門的時候還戀戀不舍的回頭望了好幾眼,碼頭的活兒一天能掙不少,又輕松,下次再來府城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