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子,上來吧,帶你一起回家,堂叔帶了很多好吃的回來”,張平安笑著招呼道。
農村孩子都皮實,栓子直接往車板上一跳就坐好了,眼巴巴望著車上的包袱,不過家里教的好,沒有去亂翻東西。
張平安解開其中一個包袱,拿了一把酥糖出來給放到栓子口袋里,樂的栓子嘎嘎笑,捂著口袋道:“謝謝小堂叔!”
到門口的時候,張平安見自家大門兩邊掛了兩盞紅燈籠,不由納悶兒道:“咱們家什么時候有在門口掛紅燈籠的習慣了”?
一家人才進門,就受到了全家的熱烈矚目和歡迎,尤其是張平安,看到大伯大伯母還有三叔三嬸都上前來噓寒問暖,還怪不習慣的。
連萬事不管的張老爺子都上前來拉住張平安的手,顫顫巍巍道:“我孫子出息了啊!”
家里已經吃過晚飯了,李氏趕忙道:“你們先坐,我去給你們下幾碗面,快的很。”
張老二幾人面還沒吃完,烏泱泱家里又來了一幫人,都是來看新鮮出爐的童生老爺的。
明明是在自己眼前看著長大的孩子,現在再看愣是又重新看出了點兒與眾不同來,眾人七嘴八舌道:“平安這孩子打小我就看出來他不一般,從小就跟村里其他孩子不一樣,白白嫩嫩干干凈凈的,一看就像城里人,生來就是要去城里吃體面飯的。”
大強后一步趕來,都沒擠進去,急的大聲喊道,“你們這些娘們兒都讓讓,讓我進去。”
眾人看村長來了,讓出一條道來:“村長來了。”
大強擠到最前面后才道:“二哥,平安,村里早就在盼著了,你們再不回來我都準備去縣城找你們了,平安可是咱們村里第一個童生老爺,必須得好好辦一場”。
張老二應道:“這次回來只有兩天假,平安后面還得準備院試,時間緊的很,肉我都買好了,準備明天辦兩桌,自家親戚熱鬧熱鬧就行了,等后面平安中了秀才再大辦也不遲。”
大強急道:“這可是大喜事兒,童生辦一場,秀才辦一場,這沒毛病啊,二哥你是不是擔心菜和人手不夠,這都不是事兒,村里各家給你湊一湊就出來了,這么大的喜事村里肯定要湊喜錢的。”
張老二聽兒子分析了童生和秀才的區別,加上現在時間確實緊,覺得這個宴席還是不宜大肆操辦,等中了秀才之后再辦也不遲。免得做事太浮夸,驚到祖宗就不好了,說什么也不同意。
兩個大男人扯來扯去,爭的面紅耳赤,最后還是張氏拍板道:“這次就先不辦了,等平安考完院試無論結果如何我家也要辦一場,到時候大家都來”。
大強看張氏都發話了,只好道:“那到時候一定要辦啊,村里人都來幫忙。”
張氏點點頭,開始趕人:“都回吧,回吧,我們家要歇息了。”
好半天才算清靜下來,張平安松一口氣,還得奶奶出馬才行,這么多人嘰嘰喳喳吵得腦瓜子都疼。
張氏把人趕走后,也沒說別的,“今兒大家都先歇了吧,有什么話等明天再說,明兒一早老大家的和老三家的早點兒起來幫忙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