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無奈道:“不是吃飯”。
“吃飯我知道,等下你大嫂要做的。”
徐氏放棄了和自家老娘溝通,轉而對小喻氏道:“娘這幾年咋越來越耳背了!”
小喻氏這幾年也老了不少,聞言笑道:“爹娘都六十多了,能不耳背嗎?”
徐氏說明了來意后,小喻氏回道:“等一下晚飯的時候你跟你大哥小弟說,讓他們準備,一晃眼四丫也要出嫁了。”
“可不就是嗎,時間過得太快了,我也老了”,徐氏坐在椅子上邊嗑瓜子邊嘮嗑。
“你現在好日子來了喲,你家平安馬上要考秀才了吧?”小喻氏問道,她不知道啥院試不院試的,但是知道再考過一次就可以成秀才了。
“是啊,我這是有后福的”,徐氏提起兒子就驕傲。
“平安也十三了,可以說親了,你看我們家菊花咋樣?表兄妹親上加親,好的很”,小喻氏笑道,也是想探探徐氏的口風。
徐氏擺擺手:“還早呢,他兩個姐姐都沒嫁,再說了,他不讓我們隨便給他說親,這孩子主意正著呢”!
小喻氏不以為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總不是由你們父母當家作主,他一個小孩子還能不聽你們的不成”。
徐氏還是拒絕:“不成,這事兒我做不了主,得聽聽孩子他爹怎么說,他對平安可寶貝著呢!”
小喻氏聞言有點不悅,傻子都能看得出來,這外甥以后是個有大出息的,自家女兒只要能嫁過去,以后坐等享福就行了,這可是打著燈籠都難找的香餑餑。
看大嫂有點不悅,徐氏委婉道:“等我和孩子他爹商量商量”。
小喻氏這才又重新笑起來:“那我可等你信兒了啊”。說完出去做飯了。
晚飯時分,徐大哥和徐小弟都從鋪子里忙完回來,聽了要打的家具樣式后點點頭道:“沒問題,家里盡快給你們做出來,好把家具晾晾,散散味兒”。
現在張平安越來越出息,徐氏回娘家地位也比以前高不少,晚上小喻氏做了十幾個菜,很是豐盛,一頓飯賓主盡歡。
晚上徐氏跟張老二提了提自家大嫂想要結親的想法,張老二想也不想拒絕道:“菊花不合適,咱家平安得找個知書達理的才行。”
徐氏聞言有點遺憾,第二日早晨在灶間偷偷給小喻氏回了話,小喻氏聽了后很是不開心,但是沒說什么,還給準備了一大筐回禮,讓家里大小子給抬到騾車上綁好。
見此徐氏更歉疚了,但是婚姻大事關系到兒子一輩子,當家的也不同意,她不能隨便應承。
徐氏還當大嫂真的死了這條心,誰知道回了縣城以后,四丫在整理筐子的時候嚇了一跳:“娘呀,這不是菊花嗎?”
菊花在筐子里面晃晃悠悠睡著了,被四丫一聲尖叫吵醒,揉了揉眼睛環顧四周后咕噥道:“到縣城了嗎?”
說完頂著一腦袋小白菜從框子里面爬出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