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張平安第一次住讀,來之前還是怕室友不好相處,好在小胖子是個脾性溫和的,睡眠質量嘎嘎好。
張平安要點燭火做功課,提前跟室友打了招呼,怕影響對方睡覺,誰知小胖子滿不在乎地擺擺手:“你要點就點,沒關系的,我睡眠特別好,我奶說我打雷都叫不醒的”。
“哈哈,那挺好,說明杜兄心無雜念”,張平安聽了莞爾一笑,室友挺可愛的。
就這樣,張平安開始了在書院的住讀之路,每天卯時起,做功課到亥時才睡,偶爾晚飯后還要去棋院和范舉人切磋兩局,忙碌的很。
在食堂用早飯的時候好幾次還都碰到了楊夫子。
楊夫子對張平安印象很深,見張平安也是一個人,索性端了碗坐過來:“呵,最近見你起的夠早的呀,不過要我說你光讀書好還不行,還得鍛煉身體啊,你們這些書生啊就是太弱了,你要不嫌我煩可以每天抽兩刻鐘跟我一起到校場活動活動,對你有好處的”!
最近經常低頭伏案,張平安覺得脖子確實僵硬不少,聞言笑道:“行啊,明早我去校場找您”。
楊夫子本來也是隨口一說,現在普遍重文輕武,讀書人更是如此,沒想到張平安真的會應承,有意思。
時間倏忽而過,一晃眼到了七月底,三丫兩口子在又賴了半個月后已經被徐氏趕出去租房住了,只剩菊花一個人,趕也趕不走,罵也罵不走,依然賴在縣城,徐氏給娘家送了好幾次口信,小喻氏總說忙,就是不來縣城,倒是托人捎了兩袋米糧過來,把徐氏膈應的不行。
又怕把菊花逼急了真出個好歹,到時候不好交代,更麻煩,還真讓徐氏兩頭為難。
這日晚飯時,張老二照常到書院給兒子送雞湯,守門的老頭都認識張老二了,見了以后打趣道:“等你家小子考上秀才,你們家這買雞的錢不知道得花費多少喲!”
張老二憨憨一笑:“孩子讀書辛苦,得給他補補!”說完一路往齋舍走去。
張平安現在吃雞吃的都有點想吐了,雖然這話聽起來有點兒不知好歹,但真的是他心里的大實話:“爹,您讓娘不要再燉雞了,如果你們真要送湯過來,可以換別的,燉鴿子燉骨頭都行,就是別再燉雞了。”
“你小孩子家不懂,老母雞最補了”,張老二笑道,說完給兒子舀湯喝:“快趁熱喝,別涼了”!
張平安接過來一口氣灌下,道:“對了,爹,我馬上要去考院試了,林夫子說書院還是組織大家一起走,您看是不是提前跟大姐夫說一聲”。
“嗯,是得說,咱們兩邊親戚就屬你大姐夫一起出門最放心,得讓他跟著”,張老二點點頭,不由感嘆道:“時間過得真快啊,一晃就到了七八月份,這一年又過了大半了。”
張平安笑道:“說明咱家日子順遂啊,才會覺得時間過得快。”
“那倒是!”
隨著院試臨近,林俊輝最近往書院跑的也勤了,經常跟張平安兩人一起上課,在很多辯論題上往往兩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別苗頭的意思,張平安也不在意,他現在希望的就是一舉過院試。
范舉人給張平安的啟發很深,讓他深深意識到有一個好的老師是多么重要。
最近一次兩人對弈的時候,范舉人提到了自己當初考鄉試的時候:“我當時以為我自己滿腹經綸,才華橫溢,書院的老師和同窗都看好我,我自覺我應當是一舉中第的,考完后和其他學子討論時我也覺得我答的很好,可最后就因為辭藻過于華麗,主考官不喜,把我黜落了,我滿心悲憤又有誰知又有誰在乎呢,如果不是最后娶了我夫人,得到我大舅子的指點,可能我至今仍然沒有考上舉人,很多事情不是說光埋頭努力就行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