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和徐氏打了聲招呼,徐氏又是激動又是忐忑,活了40來年從來也沒見過什么當官的人物,在圍裙上把手擦干凈以后,又進房偷偷拿了一錠十兩的銀子塞給兒子,囑咐道:“你爹手上錢不知道夠不夠,要是不夠的話你給他付上,千萬別丟了臉面,知道不!”
張平安點點頭:“娘,您放心吧,我知道該怎么做的。”
張老大和張老三聽說要去陪當官的吃飯也是受寵若驚,張老三還稍好一點,畢竟他性子圓滑,也通人情世故,張老大就忐忑的不行,不想去又不得不去,看得李氏直翻白眼,急道“你這就是爛泥扶不上墻,多好的機會啊!”
最后幾人一道趕車去了縣城最好的酒樓醉仙樓,張老大從來沒見過這么豪華的酒樓,步子都不敢邁進去了,張老三稍好一些,在府城扛貨的時候見過,但是從來也沒進去過,只能強裝鎮定跟著侄子一道進去。
傅醫官倒是熟門熟路,進門后泰然自若地吩咐小二道:“給我們來一間二樓雅間。”
小二殷勤地躬身喊道:“好嘞,各位客官跟我來!”
眾人跟著一道上二樓,竟然遇到譚耀麒一行人從另一邊樓梯下來,譚耀麒打眼一看確定是張平安后喊道:“張賢弟,好巧啊,你也來這里吃飯?”
邊說手上邊搖著常年不變的扇子。
張老二幾人見有人打招呼,都停下腳步駐足等待,張平安走上前笑著拱手見禮道:“譚兄,好巧。”
其實兩人并沒有這么熟,但是既然譚耀麒都已經先稱呼自己賢弟了,那張平安也只能順桿兒往上爬。
“前日多謝你的雄黃粉了,你這是過來待客?”譚耀麒淡淡問道。
“正是,這都是我家中叔伯長輩”,張平安略介紹了一下。
譚耀麒也不在意,昂首吩咐小二道:“這位的賬都記在我名下。”
然后回頭道:“張賢弟,我還有事,就先走一步了,咱們改日再見。”
張平安點點頭:“你先忙。”
還真是無巧不成書,今天又省一頓飯錢,張平安心中搖頭失笑。
等到雅間坐下以后,傅醫官才打探道:“剛才那位是譚縣丞的本家侄子譚公子吧?”
張平安點點頭回道:“正是,他是我書院的同窗,這次恰好又一道去省城趕考,同時得中秀才。”
傅醫官聞言捧著肚子笑道:“原來是同年,看來你們二人緣分很深吶,說不得以后還會一道去考鄉試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