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丫兩口子已經先回去了,李氏和馬氏都還在,趁著眾人都在,張平安想商量著先把辦酒的日子定下來,也好邀請熟悉的同窗到時候好去吃酒,提前下帖子這也是禮數,等回鄉之后再定就來不及了。
“爹,大伯,三叔,既然你們現在都在,我想和你們商量一下咱們回鄉辦酒的日子,提前定下來我也好給同窗和要好的朋友下帖子,別人來不來是別人的事情,但是咱們下不下帖子邀請是咱們的事情,不能失了禮數,”張平安給自家老爹和大伯三叔一人倒了一杯茶,坐在一旁商量道。
張老二點點頭沉聲道:“是得提前定下來,不能失了禮數讓別人說道。”
李氏笑道:“要我說,定在八月十八正好,咱們連擺三天流水席,擺到八月二十。”
張老三笑道:“這日子好是好,就是是不是太趕了,今天都已經十五了。”
張老二想了想問道:“兒子,你說呢?”
張平安估摸不是明日就是后日縣太爺一定會下帖子設宴,十八日應當來得及,而且后面還得抓緊時間去府城落腳,宜早不宜遲,于是道:“那就聽大伯母的,就八月十八日吧,不過這時間太趕了,到時候少不得要家里人幫忙費心。”
李氏看自己的想法被采納很開心,拍著胸脯笑道:“平安你就放心吧,家里絕對給你辦得體體面面,風風光光的。”
徐氏著急道:“那我明兒可得趕緊去給平安裁幾身好料子做衣裳,不然來不及辦酒時穿了。”
馬氏附和道:“是得給咱們秀才公做幾身體面衣裳,不光平安,咱們家的人都得做身新衣裳,不然客人來了看咱們家還是穿的舊衣裳多丟臉啊!”
張平安剛想說沒必要,沒想到連一貫勤儉的大伯母李氏都深以為然,贊成道:“二弟妹啊,你明兒去買布的時候叫上我一起,我給我們家老的小的也一人裁一身新衣裳,抓緊時間這兩天做出來,到時候辦酒時好穿。”
好吧,無論哪個時代,女人都是比男人更在意衣著體面的,張平安笑笑遂也不再管了,不過得跟自家老娘私下囑咐一下不能漏了爺奶的,姥爺姥娘那里給孝敬銀子就好,做好衣裳太扎眼了。
“娘,那五姐六姐是不是得讓她們從繡坊告假回來,到時候咱們一道回鄉,”張平安突然想到五姐六姐還沒回來。
徐氏聞言不在意道:“她們在繡坊有吃有喝,過的好好兒的,接她們回來干嘛。”
張老二沉聲道:“我明兒早上去接她們吧,順便跟管事的說一聲,以后不去了,馬上我們要去府城,到時候在府城給她們倆找一個繡坊學手藝是一樣的。”
徐氏驚訝道:“啥?去了府城還給她們找繡坊,這得多少銀子?”
馬氏也酸溜溜道:“二哥真是發達了喲!”
李氏雖也有點酸,但是她信命,只感嘆了一句:“真是同人不同命,五丫六丫福氣好哦,說不得以后能有大造化嫁在府城。”
余下的幾個老張家孫媳婦摟著自家閨女也羨慕的緊,都是老張家的閨女,不知道自家女兒以后有沒有這個運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