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二放下筷子,嘆道:“不是爹保守,咱們家就是普通人家,沒必要,你要說識字,你奶識的字可多了,比你爺都強,還會點功夫把式,但是你看她教過哪個后輩識字的,一輩子都過得不開心。”
“我奶還識字呢”,張平安和五丫六丫都好奇的問道,從來也沒聽說過,只知道會點武藝,在村里打架是沒人打的過的。
“我還是小時候聽你們爺爺說的,反正你奶奶對哪個孩子也沒有特別親近,可能你們三叔稍微好一點點,她是從來不對我們說她小時候的事情的”,張老二回憶道,“不過你奶有一句話,我印象深刻,她說懂的越多,煩惱越多。”
“但是咱們家現在情況也不一樣了,大戶人家的女兒都是要識字的,姐姐們正好也有時間,不妨試試看”,張平安想了想道。
“那你們兩個愿不愿意學呢,哎,你們要是一邊愿意教,另一邊也愿意學,我也不攔著”,張老二最后道。
五丫六丫猶豫后回道:“那我們就先學了試試看。”
等徐氏藏完銀子出來才知道定下這么一件大事,雖然心中很不樂意,怕耽誤兒子做功課,但是只要是自家男人和兒子已經定下的事情,徐氏一般都不會去反駁,只嘴里嘟囔道:“兩個丫頭片子學什么字呀,這也就是現在條件好了,享福了,要是在鄉下活都做不完,哪有這個閑工夫。”
五丫六丫抿嘴一笑,知道徐氏的性格,也不反駁。
就這樣,張平安開始教兩個姐姐識一些簡單的字,從三字經開始,五丫六丫年紀已經不小,領悟力比孩童要強很多,教起來倒不太費勁,就是記性不太好,今天教明天就忘了,只能讓反復的多練習,五丫六丫每天練字都是苦著臉。
后來張平安想了個辦法,他把金寶送的話本抽了一本字少的出來給兩人看,金寶當初聽取了張平安的意見,話本里面配的有插畫,兩人能看個半懂不懂,又想知道具體的內容,于是這學習熱情就上來了。
這一日張平安下課后正準備回家,突然被韓教授叫住:“平安,到我書房來一下。”
張平安猜應該是跟上次提過的要引薦韓舉人的事有關,事情已經過去了十幾日,韓教授也沒有任何動靜,他還以為這事兒黃了。
整理了一下心情后張平安才去了韓教授書房,韓教授笑道:“坐吧,你應該已經猜到了我是為什么事找你。”
張平安拱手行禮后道:“可是為了上次提過的引薦之事?”
“正是”,韓教授捋著胡須道:“我跟我族兄已經提過這事兒了,但是他一直公務繁忙,今日才給了我準信,說明日有空,明日放學后我們一起去他府上拜訪。”
“多謝韓教授,勞您費心了”,張平安道。
“行了,我沒有什么其他事了,你先回家準備一下吧”,韓教授笑道。
“是”,張平安應道,這才告辭離去。
拜師可以說是人生命運的轉折點了,有一個好的老師能少走不少彎路,現在張平安的心情堪比準備考院試的時候,有一絲緊張,還有一絲期待。
這種大事肯定要跟家里人說一聲,張老二和徐氏聽后都驚訝不已:“啥?你準備拜一個舉人為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