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水生回道:“糙米都13文一斤了,你之前買的那種好一點的大米得25文一斤。”
“這么貴?我之前買才八文一斤,”張平安驚呼道,繼而皺眉:“那這一般人家誰吃得起啊!”
劉水生嘆氣道:“只有窮苦老百姓才吃不起罷了,吃得起的大戶人家多了去了,我們店里現在的伙食都換成糙米加蕓豆了,然后每個月給我們補100文伙食費,其實都不夠干啥的!”
“你們老板可真會算計”,張平安點評道。
劉水生反倒不怎么在意,扒了一口飯后繼續道:“所以說人家能掙錢呢,我們店里有十幾個伙計,加上賬房一起快二十人了,每個月得費不少米糧,不算計怎么行,你要是把之前買的糧食轉賣個兩三百斤,倒手就能賺三四兩銀子了。”
張平安聞言搖搖頭:“越是這種情況越不能賣,結合你說的情況,我估計糧價還得漲,你還記得八月份地龍翻身的事嗎,我之前在府學那邊看過官府的邸報,我們這里影響還不算太大,受災最嚴重的地方就在北方的陜州和寧州,地里糧食不說顆粒無收,也相差不遠了,房屋倒塌,大部分百姓流離失所,周邊幾個州的收成也不太好,商人逐利,有關系的大商人肯定會把糧運到北方去賣,我估計糧價飛漲跟這也有很大關系,加上這次疫病城門封閉,交通不便,這價錢自然就起來了。”
說完嘆一口氣:“我之前想過糧價會漲,但沒想到會漲的這么離譜!”
劉水生恍然大悟道:“難怪呢,我是說我們老板都好久沒到這邊店里來查賬了,他在府城還算有關系的,米糧生意也做得挺大,我們在郢州城還有分店呢。”
“水生,糧價再有大的變動你及時跟我說一下,糧食是根本,糧價有大的變動,那一定是出現了大的問題”,張平安囑咐道。
劉水生本身就是個機靈的,這樣一說立刻就懂了,點頭道:“成,你放心吧!”
等劉水生吃完后,張平安才帶著食盒回去。
現在雖然放假不上課了,但功課不能落下,在書房做了一會兒功課后,突然又有人敲門。
照例是小虎咚咚咚跑過去開門,不一會兒又跑進來,扒在書房窗外喊道:“平安哥,是找你的,說是袁家的小廝,他家少爺讓送鴨絨過來。”
沒想到袁子昂做事效率這么高,張平安笑著應道:“來了!”
袁家的下人做事很懂規矩,看到張平安出來躬身行禮道:“張少爺,我家二少爺讓送鴨絨過來,您看看。”
張平安接過布袋看了看,又用手摸了摸,都是上好的鴨絨,只不過還帶有一股家禽身上的味道,遂點頭道:“回去和你家二少爺說一聲,后日下午過來取。”
小廝點頭道:“好的,張少爺。”
張平安叫來五姐六姐和小虎過來一起幫忙,要把這些鴨絨先洗滌消毒,雖然并不是很重,只有三斤多,但是也裝了滿滿一口袋,用了三個大木盆。
“兒子,你這是干啥呢,洗這些鴨毛干嘛”,徐氏不解的問道。
“娘,這是鴨絨,就是鴨子腹部和頸部最貼身的一層絨毛,非常保暖,我準備和袁子昂一起做鴨絨生意,今年冬日天寒,皮草價格昂貴供不應求,正適合我們做羽絨服和羽絨被賣”,張平安解釋道。
徐氏不懂這些,但她向來是無條件支持兒子的,也過來幫忙洗鴨絨。